我見我思:潘罡》無獨有偶的生命韌性

在經濟大環境嚴峻、政黨惡鬥的情況下,臺灣社會爲何猶能保有一定生命力?關鍵是臺灣有奮鬥不懈的民間支撐住整體生態。以表演藝術爲例,今年成軍滿20年的偶劇團隊「無獨有偶」經過5年紮根,在宜蘭偏鄉利澤,建構出一個小而美的藝術園區。這樣的團隊南北所在多有,刻畫出臺灣人的韌性與毅力。

傳統型態的表演藝術式微是當代無可避免的宿命。現代民衆在資通訊科技全方位包圍下,休閒娛樂一面倒向影音符號世界,着重現場演出的傳統型態表演藝術只好退位,否則就得跟上潮流,像霹靂布袋戲就徹底朝聲光特效轉型,不再服膺於傳統美學。

但「無獨有偶」、嘉義「阮劇團」、臺南十鼓等另闢蹊徑。比方「無獨有偶」租借廢棄農會穀倉,獨資投入1千萬臺幣裝修,打造偶劇藝術的創作、欣賞、教學、國際交流等多元經營基地;在穀倉地面樓開闢餐飲與銷售空間,蒐集各地戲偶並設立展櫃,加入宜蘭「類博物館」家族行列;與在地連結,舉辦「利澤偶聚祭」節慶,並參與當地寺廟「元宵走尪」活動。他們與國小合作,設計製作大型創意尪仔,伴隨神轎遶境祈福;還透過國際資源,開放宜蘭學校申請,引進外國藝術家到偏鄉校園教學。

如今「無獨有偶」每年可創造2千多萬產值,養活10多位專職員工。臺灣南北不乏這樣戮力以赴的團隊,最重要的是,他們其實是透過藝術專業的文化資本,參與社區營造,包括活化文化資產,拉擡地方經濟,促進生活美學教育等。然而他們普遍都在掙扎求生,除了上述大環境不佳等難題,表演藝術又有工時長、成本高、回收期短等「包莫爾病」窘境,使得經營倍爲艱辛。

由於他們的經營理念與方式附帶極高的公益性質,協助這樣的藝文團隊永續經營,對政府而言堪稱責無旁貸。諷刺的是,各級政府均高喊重視文化,卻常僅止於口號。宜蘭地方演藝廳每年補助藝文展演的經費,竟然只有區區幾十萬,又要做出業績,只好委屈團隊幫忙。中央撥付地方的文化款項往往被挪爲他用,很難真正惠及藝文圈。

蔡英文上臺後中央文化預算確實有起色,尤其108年度連前瞻計劃增加近56億,但某些預算運用,比方「補助」而非「投資」流行文化、時尚產業,作法值得商榷。此外,文化部連年加碼文資項目,但重點放在「再造歷史現場」,偏硬體建設,對文資的生態振興,特別是能兼顧社造、文資活化並投身美學基礎教育的創意團隊,也該列入重點扶植。

只需多些活水,這些堅韌的臺灣文化生命力,必將更能燦爛綻放。

(作者爲北京大學藝術學院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