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好了”

伴隨着橋機吊鉤緩緩降下,圖爾古鬆水電站3號機組轉子成功吊入機坑。日前,由三峽集團中國水利電力對外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三峽中水電”)承建的哈薩克斯坦東哈州圖爾古鬆水電站全部3臺機組轉子均完成吊裝機電安裝進入最後衝刺階段

圖爾古鬆水電站位於東哈州濟良諾夫斯克市的圖爾古鬆河上,是該流域梯級規劃的第一座電站,也是共建“一帶一路”框架中哈產能合作水電領域首個落地的重點項目。該水電站總裝機24.9兆瓦,年均發電量7980萬千瓦時,建成後將大幅降低當地電力生產成本,有效緩解東哈州的電力緊缺情況

近年來,哈政府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作爲綠色清潔能源項目,圖爾古鬆水電站已被列入哈薩克斯坦《2015―2019年國家工業創新發展規劃》。項目投產發電後,將進一步改善東哈州的生態環境,爲哈政府實現2060年碳中和目標貢獻力量

項目爲當地積極創造工作崗位,建設高峰期月均僱用當地員工200餘人。烏蘭項目部的翻譯,他表示,在這裡工作不僅能夠學到很多知識,收入也不錯。“中企來了,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好了。付出就有回報,我們會更加努力加油幹。”

疫情防控期間,三峽中水電派遣數十人的工程團隊前往施工一線,保障工程進展。項目業主總經理拜伊穆罕別托夫介紹說,中企編制了防疫專項預案,制定了詳細的施工進度計劃。在確保人員安全的前提下,實現了全面復工復產。“看到中國工程師在這裡,我們心裡覺得很踏實。”

機電總工程師張國平介紹說,項目所在地冬季最低氣溫可達零下50攝氏度,員工們積累了在極度嚴寒條件下進行機電設備倉儲和安裝的寶貴經驗。“面對極寒天氣,我們建設了保溫庫房和供暖設施,不僅有效保護了機電設備的物理性能,還爲冬季安全施工創造了條件,搶回了因疫情延誤的工期。”

目前,圖爾古鬆水電站1號機組和2號機組已完成過水空載試運行,具備發電條件。待送出線路入網許可完成並進行72小時試運行後,即可正式併網發電。

(本報努爾蘇丹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