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種狗名字的軍事武器

M41華克猛犬戰車問世於1952年,國軍的M41D是兵整中心改良版。(圖/兵整中心)

在此先祝大家狗年快樂。許多武器都有名稱與外號,有些是官方制定的,有些是軍人自己定的外號,現在來看看五種有狗名字的武器。

1.M-41華克猛犬(Walker Bulldog)輕戰車:

M-41是美國韓戰期間研發的輕型戰車,原本預計取名「牛頭犬式」,但是正在指揮韓戰的華爾頓.華克將軍(Walton Walker)因車禍身,因此將這型戰車取名叫華克猛犬。

M-41重量23.5噸,長5.3公尺,寛3.2公尺,車高2.7公尺,主要武器是76公釐主砲,另有2具機槍。對美國陸軍而言,M-41重量太重無法空投,因此M-41在美國陸軍的服役時間相當短(他們另外開發更輕的M551謝里登輕型戰車)。不過對其他美國盟邦的開發中國家而言,M-41就顯得相當合適,全球有30多國家的陸軍與戰隊隊都引進了M-41,包括中華民國,我們曾經擁有達到700輛的M-41。

由於日後的戰車發展逐步朝向大型主力戰車,輕戰車後繼無人,使得M-41有許多改良和後續性能提升而使用至今。中華民國也改良了50輛成爲M-41D,主砲與砲彈採更新設計,具備較佳的穿甲性能,另外安裝了雷射測距儀,射擊準確度也有提升。

F-86D的機鼻有安裝雷達黑色的雷達罩如同狗鼻子,使F-86D有軍刀猛犬的外號。(圖/美國空軍)

2.F-86D軍刀猛犬(Sabre Dog)戰鬥機

F-86軍刀機大家比較熟知,這是1950年代美國的主力戰機,在韓戰與臺海空戰都有極爲傑出的表現。而F-86D是F-86的額外衍生型,機身變得更大,引擎推力也加大,而且在機首安裝了一具AN / APG-36全天候雷達,其實它與F-86的零件共通性只有25%。由於機首雷達罩是黑色的,所以像個顯眼的狗鼻子,因此F-86D就有了「軍刀猛犬」的外號。

雖然安裝雷達的F-86D,能夠更早期的看到目標,但是受限於1950年代電子科技還在初期階段,自動化航電還沒問世,而F-86D又只有1名駕駛,因此飛行員必須同時兼顧飛行,還要操作電腦,相當的忙碌,被戲稱「需要第三隻手纔夠操縱」。

中華民國空軍也曾經使用過F-86D,不過時間不長,只有6年的時間,之後又改回比較熟悉的F-86F。

RIM-2㹴犬飛彈是1960年代的美國艦用防空飛彈。(圖/美國海軍)

3. RIM-2㹴犬(Terrier)飛彈:

㹴犬飛彈是美國海軍早期的艦用防空飛彈,採用MK-10型雙臂發射器發射,整個操作系統體積小,因此可以安裝在巡洋艦驅逐艦等級的艦艇上,是1960年代美國海軍的主力防空武器,射程從早期的19公里,進步到後期的75公里。

之後㹴犬飛彈逐漸由標準飛彈(SM-1)全面取代。

C-2灰狗運輸機。(圖/美國海軍)

4.C-2灰狗(Greyhound)運輸機:

C-2灰狗運輸機是美國航空母艦人員與貨物的運輸機,它是以E-2鷹眼預警機爲設計基礎的變體,但是在體積與外型上有很多差異。灰狗是C-2的外號,因爲它的功能與美國著名的「灰狗巴士」很類似。

這型運輸機總數有39架,穿梭於各個美國航空母艦與陸上基地之間,負責運送戰機引擎、人員以及航艦官兵們的私人信件和包裹,任務相當繁重,因此機體也老化的很快,搭乘過C-2的人員,常常對於它似乎隨時會散架,感到印象深刻。

2017年11月,有一架C-2 運輸機墜毀在琉球海域,機上11人有8人獲救。未來C-2將會由V-22,或者V-280自轉旋翼機給取代。

開啓後燃器準備起飛的MiG-31,它的尾管口徑是戰機當中最大的。(圖/俄國空軍)

5.MiG-31獵狐犬(Foxhound)高速攔截機

看過MiG-31的朋友,都會對它粗獷的外型印象深刻。MiG-31是源自前輩MiG-25狐蝠(Foxbat)的後續改良型,在航電、引擎效能和武裝都有大幅度的提升,具有2.85馬赫的高速(若情況需要,也可以飆到3馬赫,只是引擎會燒掉),這是現役戰機中最快速的。

俄國將MiG-31定位爲本土防空攔截機,以保衛廣大的西伯利亞,它還搭載長射程的AA-9空對空飛彈,能夠獵殺300公里外的空中威脅。不過它已服役30多年,已到役期的後半部,因此俄國將會設計下一代的高速攔截機,可能會稱作MiG-41。

這裡要特別說明的是,「獵狐犬」是北約給MiG-31取的代號,並不是俄國自己的稱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