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甲尾太陽能 拚後年發電

市府水利局在數座滯洪池上施作浮力太陽能光電」系統,有效利用滯洪池空間又能發電,圖爲典寶溪B區滯洪池光電案。(高市府水利局提供/袁庭堯高雄傳真)

高市府水利局響應經濟部綠電政策持續擴大水域光電版圖預計在五甲尾滯洪池上施作「浮力式太陽能光電」系統,打造水電共生環境,未來還可賣電回饋當地區公所鄉民,兼顧防洪及永續。

水電共生 兼顧防洪永續

岡山五甲尾地區地勢低窪,過去每逢豪雨常氾濫成災,影響周邊農耕養殖產業。水利局今年1月動工開闢7.5公頃、60萬噸容量的滯洪池,預計2021年12月完工。屆時可有效降低土庫排水水位及鄰近嘉興社區區域淹水高度,減少每年洪水氾濫造成農作養殖業損失

7月前水利局也將對外招標啓動「浮力式太陽能光電」系統施作計劃考量美觀及水位高低變化可能造成擱淺的問題,預計設置面積爲4.5公頃,佔滯洪池面積約6成。搭配滯洪池工程同步進行施工,完工後不影響滯洪功能,預計2022年底完工,設置容量可達4MW。

可使用20年 無污染問題

水利局目前已於典寶溪B區、永安前峰子鳳山圳及山仔頂溝等地完成5座滯洪池水域光電系統,總設置容量爲15.31MW,每年發電量約1800萬度,約可供5000戶家庭用電,減少12公噸二氧化碳排放量

水利局表示,該套太陽能光電系統預計可使用20年,維護保養採直接使用滯洪池水或是自來水清洗,沒有現地污染問題。未來上線發電後的賣電營收,將回饋至當地區公所,提供民衆申請相關補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