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價飆 元月通膨率升破3% 半年來新高

1月CPI年增率3.04%,圖爲民衆於市場購物情形。圖/顏謙隆

近半年物價年增率

主計總處9日公佈元月份消費者物價(CPI)指出,受到春節因素影響,1月通膨率升到3.04%、突破3%,爲半年來新高,核心CPI年增率2.98%也創下171個月以來最高,通膨還是在相對高點,通膨壓力持續存在。

對於1月通膨率(CPI年增率)創下半年來新高,主計總處分析,主要是因爲蔬菜受上年同月天候平穩低基數影響,漲幅較大,加上今年農曆春節連假較上年提前(今年春節假期爲1月20日至29日,上年則爲1月29日至2月6日),採購需求及部分服務費(如旅遊團費、旅館住宿費及計程車資等)循例加價時程均較上年提早,以及外食費、肉類、水產品、蛋類、家庭用品及交通工具價格上漲,惟水果與通訊設備價格下跌,抵銷部分漲幅;扣除蔬菜水果,漲2.88%,而剔除能源蔬果後的核心CPI則漲2.98%。

主計總處專委曹志弘表示,1月CPI是半年來首次突破3%,可歸咎兩原因,分別是春節效應及蔬菜漲幅超乎預期。其中蔬菜漲幅從上月的12%,到漲將近三成(28.25%),是110年8月、17個月以來新高,推升CPI總指數0.18個百分點。扣除春節差異,1月CPI上漲2.78%,核心CPI是2.7%。

曹志弘也說,外食費漲幅有變高,房租也續調漲,房租年增率2.44%是自85年6月、319個月以來新高,與房東考量成本負擔有關,另受疫情趨緩,休息娛樂需求增加,娛樂服務費也持續上漲。

展望2月,曹志弘說,考量春節日期,去年基數高,今年2月通膨率一定會回到3%以下。1、2月通膨率平均則應該跟去年12月差不多,落在2.71%上下。惟他強調,儘管蔬菜價格有下來,但如果天候不穩,通膨率可能又會比預期高些。

曹志弘坦言,目前通膨還是在相對高點,通膨壓力還是存在,但沒有明顯往上。去年3月起通膨率超過3%,就開始處於相對高點。雖然通膨沒有完全舒緩,但已經減輕,如果國際原物料沒有太大異動,進口跟生產者物價漲幅持續縮小,相信可以減輕輸入性通膨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