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價漲、通膨升溫 可聚焦高息與實質資產

俄烏戰爭推升全球原油、農產品、重要金屬等價格直直漲,讓全球通膨壓力升溫,美國2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達7.5%,創40年來最高,全球信評機構惠譽3/22發佈報告,預估美國2022年CPI最高可能達9%,平均落在7%左右;臺灣去年8月以來至今,每個月CPI年增率則皆高於2%。高漲的物價水準使美國聯準會、英國央行、臺灣央行等高喊升息口號。

華南永昌實質豐收組合基金經理人申暉弘認爲,短期內受國際原物料價格高漲支撐,除非美國聯準會再施重手,否則通膨預期欲小不易。

全球通膨風險正在升高,美國聯準會升息次數與幅度將進一步擴大,使股市仍面臨震盪壓力,亦影響債市表現,近期長短期美債殖利率甚至偶而出現倒掛現象,顯示市場對經濟前景的疑慮。

申暉弘表示,從歷史經驗來看,美債利率倒掛後通常是1年以後纔會有實質影響,央行仍有時間應對,目前投資人尚不用過度擔憂,建議以嚴控持股水位來因應,方能持盈保泰,投資配置上可佈局抗通膨概念、具息收保護力的高股息資產及實質資產。

高股息資產因具較高配息率,將可抵禦CPI上漲幅度,以S&P 500高股息指數來看,今年來迄3/30,已上漲7.4%,表現明顯優於S&P 500指數的-3.7%及臺股加權指數的-2.6%。

至於實質資產,以不動產REITs爲例,租金收入能隨物價反映調整租金,同時不動產價值長期具有增值效益,兼具穩定現金流與保值的特性。

以資產配置可佈局各類資產的平衡組合型基金績效來看,聚焦於高股息及REITs等實質資產的組合型基金今年來迄今報酬率相對錶現佳,爲正報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