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實質高息資產 平衡佈局

實質及高息資產攻守兼備

美國聯準會(Fed)召開FOMC會議,會後聲明表示,若經濟進展如同預期,聯準會可能今年11月啓動縮減購債,並在2022年中完成,並傾向縮減購債完成後纔開始升息。此外,聯準會表示目前通膨率居高不下,經濟前景仍取決於疫情發展的進程,在攻守兼備前提下,建議投資人應掌握產業趨勢成長並防護下檔風險。

華南永昌投信表示,後疫情時代投資需要重新評估投資策略,在這樣的情況下,想要穩健累積財富,就得突破傳統收益來源及思維,除了要更加敏銳掌握趨勢外,也要增加投資的韌性,以確保資產配置能更有彈性地反映這些趨勢結構轉變。尤其是身處於微利、通膨與波動大的市場環境下,投資人則更要能掌握產業趨勢與穩定現金流、降低波動,聚焦「實質資產」與「高息資產」。

攻的部分,瞄準趨勢成長機會,如REITs ETF建議以跨國投資多元平衡佈局的豐富組合,從生活中尋找投資標的,挖掘不同收益來源,守的部分,則鎖定高息機會如高股息ETF、特別股ETF,讓收益再升級,以提升資產防護力。此外,疫情改變大家的生活形態與消費行爲,也浮現相關投資商機。

華南永昌投信也指出,疫情顛覆了傳統投資思維,應培養面對趨勢的能力,而在目前微利又物價上漲之際,預料實質資產如公用事業、不動產等,挾着收入相對平穩、較其他產業提供較高配息能力等利基,可望發揮防禦波動之效益,長期投資價值相對穩健。

依歷史經驗來看,過去通膨升溫時,不動產、原物料、抗通膨債等相較於傳統股、債更具表現,既能跟上景氣循環腳步,又能透過多元佈局降低波動,將是因應市場變動最佳解決方案。

所謂實質資產,涵蓋種類繁多,包含不動產、自然資源(如石油、天然氣、農業、貴金屬、太陽能)、公用事業與基礎建設(如道路、鐵路、機場或電訊建設)等,而具備能提供「收益」的特質,擁穩定現金流,較其他產業可提供較高配息能力。其中,能符合「從生活投資」,更能創造「穩健收息」非實質資產莫屬。有鑑於此,華南永昌實質豐收 組合基金,透過「攻守兼備」的策略,以跨國投資多元平衡佈局的豐富組合,瞄準實質資產及高息資產,既能掌握成長投資機會,也能平衡波動,追求穩健報酬,兼顧收息與資本利得契機,創造月月穩健收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