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優質均衡 共築教育未來
從“有學上”到“上好學”,從“全面普及”到“優質均衡”,從“一個都不能少”到“家門口的好學校”,淇縣始終堅持教育優先發展戰略不動搖,不斷深化教育改革,加大教育投入,均衡配備教育資源,持續提高教育質量,唱響了推動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奮鬥之歌,教育高質量發展的路徑更加清晰。
教育優先,把最優的資源給學校。先後投資5.3億元建成投用中、小學校8所,啓動新建九年一貫寄宿制學校1所,大力實施農村義務教育薄弱環節改善與能力提升工程,合理佈局農村寄宿制學校,完成9所寄宿制學校的提質擴容。投資5000萬元,完善儀器裝備設施。投資900萬元改造教室436個,安裝護眼燈、更換可升降課桌凳等。投資725萬元實施教育信息化2.0建設,在全市率先建成縣區級教育專網併成功接入市教育專網,實現優質數字教育資源“市縣互聯、校校互通”。
借力賦能,把最好的學校建在家門口。先後與國家級名校北京四中聯手研學,與省級名校省第二實驗中學、鄭州市金水區文化路第一小學合作辦學。採取“名校+薄弱校”“名校+鄉村校”“名校+新建校”等多種形式,深化集團化辦學改革,逐步提升薄弱學校、鄉村學校的辦學水平和教育質量,組建7個教育集團,3個城鄉學校共同體,在全省率先實現縣域義務教育階段集團化辦學城鄉全覆蓋。同時,爲進一步解決部分學校撤併後學生走讀困難問題,縣政府出資330萬元,設立11條免費校車專線,滿足學生入學需求,解決家長後顧之憂。
優化師資,把最大的尊重給教師。築人才根基,樹名師品牌。依託“國培”“省培”及各類培訓項目,建立完善縣、鄉、校三級教師培訓體系。啓動“育博”計劃,定向培養培育本土博士。在全市首創中小學校長考試競聘上崗制度,8名年富力強的優秀人才走上校長崗位。實施“打造三品好教育,提振朝歌軟實力”教師培訓,組織校長、教師骨幹300餘人,赴北京等教育改革前沿地區學習交流。培養省級學術技術帶頭人、名師等50人,市級326人,成立省市級名班主任工作室2個,全面提升教師育人能力。爲全縣教師特意定製“老師好”有聲免費公交卡,重教興學、比學趕超蔚然成風。制定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教師校長交流輪崗方案,建立城鄉校長教師輪崗流動機制,全縣每年交流輪崗教師比例均達到10%以上,骨幹教師交流輪崗比例均達到20%以上,從根本上縮小校際間教育發展差距,助推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讓不同區域的孩子享受同等教育資源。
2022年全縣中小學星級數字校園全覆蓋,建成5所省級、42所市級數字校園標杆校,前進小學榮獲省信息化教學改革試驗校,淇縣被確定爲省中小學信息化教學改革實驗區。全面推行黨組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深化基層黨組織建設,選優配齊支部書記,6個鄉鎮中心校和14所縣直中、小學全部配齊了黨支部書記。深化“黨建+”建設,前進小學“初心”、太行中學“太行鑄魂”、同濟小學“朝歌紅”等36個“一校一品”黨建特色品牌亮點紛呈。“雙減”政策落地後,全縣中小學開設特色課程,課後服務全覆蓋,逐步實現校校有特色、生生有特長、人人有發展的良好局面。(淇縣縣委宣傳部供稿 作者:杜習忠 張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