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懼升溫數據!鮑威爾:通脹下行趨勢未變,美聯儲有時間評估再降息(含演講全文)

美東時間4月3日週三,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在新近講話中重申,聯儲要對通脹持續回落到2%這一目標水平更有信心,纔會決定降息。

在斯坦福大學商業、政府和社會論壇上做開場演講時,鮑威爾承認,今年前兩個月的數據顯示,通脹的確比去年下半年的低水平要高,但認爲,通脹沿着時而顛簸的道路下降這一總體形勢並沒有明顯變化,現在就根據近期數據斷定通脹升高並非短期波動,言之過早。

鮑威爾重申貨幣政策是限制性的,認爲貨幣緊縮在施加經濟壓力,美國的經濟實力讓美聯儲的政策有靈活性。

鮑威爾強調,聯儲有時間根據未來的數據做出利率決策,再度暗示不急於降息。有評論稱,鮑威爾本週三的表態和上週五他的講話類似。

有“新美聯儲通訊社”之稱的記者 Nick Timiraos發文稱,鮑威爾仍認爲今年有降息空間。今年強於預期的經濟活動並沒有改變美聯儲的普遍預期,即通脹下降將允許聯儲今年降息。他提到,鮑威爾指出,有跡象表明勞動力市場不像前幾年那麼緊張,這緩解了人們對工資和物價可能同步上漲的擔憂。

供應面復甦推動通脹下行 勞動力市場緊張程度緩和

在問答環節,被問到如何看通脹時,鮑威爾說,當前的通脹挑戰是不同尋常的,它涉及到“供應面的奔潰”,而不僅僅是更常見的那種需求旺盛推升價格壓力。通脹大幅下降既反映了降息幅度加大的影響,也反映了供應短缺緩解的影響。需求和供給問題以及勞動力市場的巨大沖擊都在推升通脹。因此,如今供應面和需求面的改善都有助於降低價格。

鮑威爾評價,2023年是供應面“顯著”復甦和擴張的一年。我們現在看到的通脹下降,是供應面修復以及需求面因美聯儲加息受到一些限制的結果。

鮑威爾指出,錨定的通脹預期正在發揮作用。他強調預期對降低通脹很重要。“如果人們相信,經濟中的價格制定者和工資制定者都相信通脹率爲2%,那麼這種情況就會發生。” 同時他提出,未來的一個問題是,經濟供應面還能產生多少活力。

鮑威爾表示,貨幣政策正在給經濟帶來壓力,勞動力市場現在緊張程度降低,消費者在購買耐用品等方面感受到了利率上升的打擊。在讓勞動力市場恢復更加平衡方面,美聯儲已經取得了“實質性進展” 。好消息是,通脹預期仍然穩定,這意味着公衆相信通脹將回到2%,“這是非常令人放心的”。他強調,美聯儲的通脹目標不是3%、不是2.5%,而是2%。

鮑威爾表示,他一直認爲,由於此次通脹的“起因非同尋常”,因此有途徑可以讓通脹率“可持續”地回落至2%,並且不會出現之前緊縮週期中常見的嚴重失業情況。鮑威爾特別提到供應面對高通脹的影響,稱新冠肺炎疫情“是異常情況的教科書”。

鮑威爾說,有證據表明,在供應面擴張方面還有更多進展。當供給面增長時,經濟就會更快擴張,而不會引發通脹壓力。他說,供應面復甦在創造新的需求和新的供應。

努力規避降息過早和過遲雙向風險 “沒有毫無風險的道路”

鮑威爾重申,美聯儲的政策是限制性的。和開場演講時一樣,鮑威爾也提到利率的風險是雙向的。如果過早降息,可能會導致通脹上升。如果太遲降息,經濟產出和勞動力市場就會疲軟。他說,美聯儲“正在努力規避這兩種風險。”

談到降息的時機,鮑威爾說:

鮑威爾提到了上世紀70年代抗擊高通脹失敗的教訓。當時央行誤判通脹形勢,結果證明錯得離譜。鮑威爾認爲,美國目前的通脹形勢並未重蹈70年代的覆轍,但他明確表示,在宣佈抗通脹大功告成之前,美聯儲需要非常確定真正很好地遏制住了通脹。

鮑威爾表示,美聯儲不希望降息後又不得不爲了控制物價上漲而再次加息。 但無論怎樣,“我們將採取一切必要措施,將通脹率降至2%。” 他警告,如果美聯儲在過早降息後不得不爲遏制通脹重新加息,那將是“相當有破壞性的”。

移民去年對美國經濟的積極影響超出預期

鮑威爾稱,去年美國人口大幅增加,這可能也有助於抑制通脹,這有助於解決勞動力短缺問題。不過他明確表示,美聯儲不負責制定移民政策。

鮑威爾評價,美國經濟一直缺乏勞動力,而且可能仍然如此,美國需要更多的人手。他認爲,之所以在外部經濟學家大多預測去年美國會經濟衰退時,去年經濟卻增長超過3%,部分源於,在美國工作的人明顯增多。他說,去年移民對美國經濟強勁產生的作用比之前預計的大。

有評論稱,本週三,鮑威爾至少三次提到勞動力供需間的平衡得到改善,特別提到了黃金年齡段勞動力的參與率提高、以及移民速度加快。由於移民加速增長,經濟的潛在產能增幅超過了產出,這有助於降低通脹。鮑威爾認爲,移民增長提速是推動近期經濟增長的衆多供應面因素之一。 但他認爲,貨幣政策是限制性的,並且對總需求造成壓力,這意味着他仍然傾向於未來降息。

AI會提高生產力 但現在談不上影響 關鍵是會不會侵蝕勞動力需求

鮑威爾說,價格穩定讓美聯儲有能力實現就業和通脹的雙重目標。“如果我們沒有價格穩定,那麼我們就不會出現長期緊張的勞動力市場,而這對每個人都有利。”

他評價,勞動力市場緊張確實有“巨大的社會效益”,並補充說,在新冠疫情爆發前,黑人和白人之間的失業率差距已降至歷史低點。

鮑威爾說,最難預測的莫過於生產力。如果最近看到的生產力回升能持續,“那就太好了”。論壇現場有些人表示,人工智能(AI)和其他因素也會提高生產力。但鮑威爾說,這最終是“不可知的”。

鮑威爾表示,AI應該會提高生產力,但該技術要影響當前的生產力數據“還爲時過早”。一個關鍵的問題是,AI會不會侵蝕勞動力的需求。

美聯儲關注經濟 決策不受政治因素影響

問答環節,斯坦福大學金融學教授Arvind Krishnamurthy提到,美國前總統特朗普執政時,鮑威爾必需應對來自他的壓力。

鮑威爾說,你可以看看過去的貨幣政策會議紀要,聯儲決策者只關注經濟。翻看現代史可以發現,美聯儲過去準備好行動或者不行動都是在做中長期內對經濟有利的事,並不考慮任何外部因素。

鮑威爾指出,在國會時,兩黨的政客都試圖讓他支持己方的觀點,但他迴避了。他說:“不要被捲入黨派政治鬥爭。”

以下是美聯儲公佈的鮑威爾本週三演講稿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