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清帶隊又一場座談會,10家外資機構參會,一波新政待出

財聯社7月26日訊(記者 林堅)時隔一個月,吳清再次帶隊展開座談會,監管將有新行動。

據證監會7月26日網站,爲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進一步全面深化資本市場改革,近日證監會黨委書記、主席吳清在北京開展專題座談會,與10家在華外資證券基金期貨機構、QFII機構等代表深入交流,充分聽取意見建議。會黨委委員、副主席李超,證監會有關司局負責同志參加座談。

就在一個月前的6月28日,吳清與其他班子成員已先後包括北京在內,在深圳、廣州、上海等地,圍繞進一步全面深化資本市場改革開展調研,通過召開座談會、實地走訪等方式,分別與上市公司、行業機構、投資者、專家學者及系統單位代表深入交流,充分聽取意見建議。證監會正在深入開展註冊制等資本市場改革綜合評估,在此基礎上將抓緊研究謀劃進一步全面深化資本市場改革的一攬子舉措。

目前證監會堅持穩中求進、遠近結合、綜合施策,堅持尊重規律、守正創新,着力推動高水平的市場化改革。在此番調研中,關於資本市場高水平對外開放的信號更爲強烈與集中,是一攬子舉措的方向之一。可以看到,本次座談的參與主體包括了10家在華外資證券基金期貨機構、QFII機構等代表。

吳清提到,證監繫統將始終堅持市場化法治化方向,堅定不移地深化改革、擴大開放,依法從嚴加強監管和大力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持續增強政策的穩定性、可預期性。在這個過程中,吳清從兩個方面提出期許,這也進一步反映出接下來的工作途徑:

今年二十屆三中全會已明確強調,必須堅持對外開放基本國策,堅持以開放促改革,依託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在擴大國際合作中提升開放能力,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全會作出的一系列部署,釋放出進一步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的明確信號。

就在本次座談會上,參會各方一致表示,近期召開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明確傳遞出中國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擴大對外開放、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堅定決心和清晰路徑,大家對中國經濟和資本市場發展充滿信心、長期看好,將進一步深耕中國市場、服務中國市場,持續爲中國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積極貢獻力量。

座談會上,與會代表也提出建議,要有序擴大資本市場制度型開放,提升外資機構投資便利性。

就在7月26日,中國人民銀行、國家外匯管理局聯合發佈公告,修訂《境外機構投資者境內證券期貨投資資金管理規定》,進一步優化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和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QFII/RQFII)跨境資金管理。QFII/RQFII制度在風險可控前提下,爲推動我國資本市場對外開放發揮了重要作用,此次新規進一步簡化境外投資者境內證券投資資金管理要求,有利於增進境外機構投資者投資信心,未來吸引更多長期資本。

資本市場高水平對外開放的步伐正在加速。以外資券商爲例,在證監會正式批准三個月後,法巴證券(中國)於7月正式落戶上海。至此,外資全資控股券商已增至4家,另有渣打證券、高盛(中國)證券和摩根大通證券。從摩根大通證券(中國)的早期進入再到法巴證券的加入,不僅標誌着中國資本市場對外開放的進一步深化,也爲國內市場帶來了更加國際化的服務和管理理念,進一步促進中國資本市場競爭力和多元化發展。

政策效應逐步顯現,座談會至少提四點建議

記者留意到,就在7月24日,證監會主席吳清剛剛會見了到訪的香港特區政府財政司司長陳茂波一行。雙方同意進一步開展資本市場領域全方位多層次務實合作,共同推動兩地資本市場協同發展,不斷鞏固提升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

業內人士認爲,通過這些具體的開放措施和合作意向,可以看出中國資本市場正積極推動對外開放,旨在構建更加開放、包容、具有競爭力的資本市場環境,這不僅有利於中國資本市場的發展,也爲全球投資者提供了更多的投資機會。

每次召開座談會,哪些建議與意見來自市場、來自行業,並被制度改革所吸收?座談中,各家外資機構代表一致認爲,今年以來中國政府和中國證監會推出新“國九條”和“1+N”系列政策文件,以強監管、防風險促進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一段時間以來政策效應逐步顯現。

各方結合境內外資本市場展業和投資經驗,就中國資本市場下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提出了具體意見建議,除了擴大資本市場制度型開放,至少還包括三條內容:

這三條意見建議均是近期市場所關注的熱門話題。比如6月19日推出的《關於深化科創板改革 服務科技創新和新質生產力發展的八條措施》,即“科創板八條”,健全發行承銷、併購重組、股權激勵、交易等制度機制,更好地服務科技創新和新質生產力發展。一個月來,首發上市、併購重組、指數產品等方面,陸續上新,在市場各方推動下,“科創板八條”已實踐證明政策的可行性。

IPO審覈方面,6月20日,上交所受理西安泰金新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發上市申請,是科創板2024年以來首單受理企業,7月12日,該公司首輪問詢函已發出。6月14日,北京凱普林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經上市委審議通過,3天后即提交註冊,7月5日已註冊生效。

此外,僅一個月有餘,科創板指數及ETF密集“上新”。具體來看,指數發佈方面:自6月19日以來,已有科創板醫療、人工智能、芯片設計、半導體材料設備4只科創板行業主題指數敲定上市時間,寬基指數科創200也將在8月20日推出。

又包括併購重組市場,正在進入新的活躍期。上半年國內整體併購態勢都比較火熱,綜合同花順IFinD數據,上半年中國企業境內併購交易數量同比增長68.5%,境外併購交易數量同比增長122.2%。

耐心資本方面,今年2月份,兩大保險巨頭中國人壽和新華保險出資500億元成立鴻鵠志遠(上海)私募投資基金有限公司,該私募基金投向A股和港股上市公司股票。據公開信息,該私募基金目前正穩步建倉,已投入相當規模資金入市。

年內5次調研、開座談會,吸收多方觀點

在今年的多場座談會或者調研來看,證監會正堅持“開門搞評估、開門搞改革”,加強市場溝通,廣泛傾聽、認真研究各方面的意見建議,及時改革完善相關制度規則。有不少機構人士在受訪時稱,走進市場、走進一線,這樣監管調研的步調更多了。

自吳清上任以來,這已不是首次走出證監會調研或者展開座談會,先是任後不久的2月19日,吳清率隊前往銀河證券金融街營業部與多名個人投資者代表進行座談交流。再是今年4月,圍繞落實資本市場“1+N”政策體系、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更好地服務新質生產力發展等主題,開展調研督導。調研中,實地走訪了4家科技創新企業。如今6月、7月兩次調研走訪以及開展座談會,均是資本市場改革落實的步驟,廣泛傾聽了各方面的意見建議。

根據記者的跟蹤報道觀察,證監會也基於上述的調研,在保持各業務環節基本制度總體穩定的基礎上落實要求、完善規則,抓緊推動各項重點任務落地,進一步增強制度機制的適應性、有效性、可預期性。

目前證監繫統哪些資本市場改革工作主線已經很清晰?包括高水平對外開放這一條之外,記者進行了梳理,約有七個主要方面。

外資機構來華展業提速,中資券商也講好中國故事

財聯社已多次報道,今年以來,多家外資機構加快來華展業。3月15日,證監會下發《關於加強證券公司和公募基金監管加快推進建設一流投資銀行和投資機構的意見(試行)》文件,其中強調,要穩步擴大制度型開放,支持符合條件的外資機構在境內設立機構。

此外,自2020年取消外資持股比例限制後,外資券商在華展業的腳步顯著加快。合資券商不斷提高外資持股比例,外商獨資券商也陸續在華申請展業。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23年年底,證監會已批准20家外資控股或獨資的證券期貨基金公司。

2024年內也有不少外資機構申請設立公司或業務資格。6月24日,日本瑞穗金融集團表示,中國證監會已受理其在中國設立證券公司的申請,若獲得批准,日本瑞穗金融集團旗下的瑞穗證券將成立全額出資的子公司。

6月12日,證監會覈准匯豐前海證券開展融資融券業務,並批覆表示公司應在6個月內完成工商登記變更,爲公司兩融業務配備有關人員、業務設施、信息系統和經營場所。值得注意的是,這是繼兩年半前申港證券成功獲批該業務後的首家外資券商。

值得關注的是,近一兩年以來,加強海外佈局已是證券業券商更加明確的打法趨勢,比如銀河證券日前剛宣佈將銀河-聯昌更名爲“銀河海外”,將其打造成專項海外品牌,並在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尼、泰國陸續召開宣講會;繼華泰證券最新計劃出售所持AssetMark全部股權,持續深化國際化佈局之後,公司在迪拜金融科技峰會亮相,展出自研機構業務數字平臺,進一步助力機構投資者和中國企業走出去。

今年5月22日,“投資中國新視野——A股上市公司推介活動”在法國巴黎成功舉辦。本次推介活動在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的指導下,由滬深交易所聯合主辦,中金公司協辦。中金公司充分發揮境內外一體化金融服務優勢,邀請了200餘位國際機構投資者現場參會,10餘家中外主流媒體出席現場活動。

到了6月13日,“投資中國新視野” A股上市公司推介活動在新加坡舉行。此次路演活動爲期兩天,由滬深交易所聯合主辦,中信證券、中國銀行及上海交易所國際交流合作中心聯合協辦。活動期間,中國證監會、中國人民銀行、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及國家外匯管理局的領導到會發表致辭演講。中信證券發揮境內外綜合金融服務優勢,邀請80餘家來自新加坡及其他國家和地區的金融機構出席會議。

通過上述活動,英國一家投資機構表示,更加全面深入地瞭解了中國經濟發展的情況,拓展了與中國優質企業的聯繫,未來會加大對中國市場和中國企業的調研,發掘更多優質投資標的。瑞士一家投資機構計劃在近期赴中國市場調研,更加深入實地瞭解中國企業發展情況,發掘中國投資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