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農地花8.6億元整治 彰化還有2萬噸土壤覓去處

農地污染嚴重需要配合排客土工法,需要大容量堆置場,彰化縣預估還有2萬多公噸土壤需要處理。(資料照片/吳敏菁彰化傳真)

彰化縣重金屬污染列管農地一度高達333公頃,居全臺之冠,環保署補助,整治已投入8.6億元,近190公頃解除管制,還剩餘143.77公頃待,計劃要在2021全部「還地於民」,估計2萬噸土壤要覓去處,環保局近日招標,預算2425萬元,只能處理2000多噸,其餘還在傷腦筋。

污染代價真得太高了!環保署從2012年起陸續對全國農地灌區進行污染調查,彰化中鏢最多,截至2016年整體調查結束,333公頃超過管制標準,第2高的桃園市是280公頃,爲了整治,彰化縣前後投入8.6億元經費,還不包含停止耕作等的損失。

爲了洗刷污名,彰化縣環保局積極爭取中央補助,解除列管近190公頃土地,目前列管尚有898筆、143.77公頃,分佈最多是鹿港鎮有491筆、78.65公頃,其次是和美鎮有187筆、29.53公頃,彰化市也有97筆、15.41公頃,花壇鄉79筆、12.16公頃,其餘秀水鄉、埔心鄉、大村鄉等有零星分佈。

環保局長江培根表示,陸續爭取整治經費到位,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工作獲環保署評覈爲特優,預計2021年就能全數完成「還地於民」。

目前最麻煩是污染程度較嚴重,需以排客土工法,縣內缺乏大面積堆置場,環保局近日辦理「彰化縣農地土壤污染控制場址適當措施改善計劃」第一次招標,但預算只能處理2000多噸土壤。

彰化環保團體指出,通盤調查到2016年結束,縣內流域土地都完成了總體檢,但很擔心源頭污染是否還存在?水質的檢測仍要加緊把關,否則再度受到污染機會還是很高,採樣調查還需持續。

水質保護科科長楊欣怡表示,解除列管土地,須經詳細調查後計算工法細節,避免評估不足導致後續改善失敗,污染程度輕者可採翻土,嚴重者需配合換土後再進行耕犁,以積極聯繫尋求管道,務必要在明年度都能達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