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水虻去化污泥有成 日處理1噸

臺中市水資源回收中心率先嚐試利用養殖「黑水虻」,目前每日去化1公噸廢污泥,減少碳排放量。(臺中市政府提供/張妍溱臺中傳真)

黑水虻不只吃廚餘,臺中市水資源回收中心率先嚐試利用養殖「黑水虻」,每日可去化1噸廢污泥,減少碳排放量,且幼蟲到成蟲前再利用仍能友善循環,去年11月試運轉迄今,成效良好;臺中市外埔生態園區也將推動黑水虻去化沼渣計劃,有機會成爲全國黑水虻處理沼渣再利用的示範基地。

臺中市水利局指出,過去水資源回收中心1個月約產生1000噸的廢棄脫水污泥,污泥經過初步脫水,濃縮成含水量80%的污泥餅,再委託民間業者清運處理,若污泥餅數量龐大,則清運處置費用可觀,且處理過程消耗能源、碳排高。

水利局污水營運科科長丁居正指出,臺中市率先嚐試以黑水虻自動化養殖技術,讓黑水虻進食廢污泥,並朝肥料再利用,來處理虻體及虻糞,降低能源消耗。黑水虻吃廚餘沒問題,但吃廢污泥是率先試驗,爲引發黑水虻食慾,摻入少量豆渣、麥麩做混合調理,目前效果良好。

水利局表示,以往污泥熱處理後所產出的資材,多用於製作透水磚等附屬建材,可用於公園、廣場、步道等地面,如今「黑水虻大軍」若能幫忙去化大量廢污泥,虻糞未來可做爲土壤改良資材使用,使土壤微生物族羣和植物生長朝好的方向改變,達到減少化肥使用,降低對環境的衝擊。

外埔綠能生態園區每天約可處理80噸臺中市的生廚餘,使用國外廚餘厭氧消化技術進行發電。爲朝向永續、生態循環、生物多樣性等概念,目前中央建議地方推動「黑水虻養殖計劃」,將園區的雜質、沼渣、沼液透過黑水虻去化,以減少碳排。

環境部長薛富盛日前南下會勘表示,環境部補助82%經費試辦黑水虻養殖計劃,未來黑水虻吃食沼渣、雜質後,其產生的蟲糞及蟲體能成爲肥料,沼液經水質淨化後,25%上層液於廚餘製漿時可循環再利用,40%成爲液肥、35%成爲肥料,對農民也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