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氣象站遭入侵 鄭明典揭「恐怖生物」

東莒無人氣象站遭生物入侵,鄭明典特地臉書分享。(翻攝鄭明典臉書)

臺灣四面環海地形多山,許多無人氣象站建置在人跡罕至的偏遠地區,有時光是維修,氣象人員就得花上好幾天或徒步、或乘船來回。氣象局長鄭明典臉書分享,東莒氣象站遭「生物入侵」;不只東莒,全國近600個無人站,遍佈各地,「什麼鬼東西都遇得到!」

根據氣象局統計至8月31日,臺灣有人氣象站約27個,無人氣象站576個(完整器材436個、單測雨量140個),舉凡人口密集大都市、小鄉鎮,以及海拔逾3000公尺的高山,還有「遠得要命」的小島,都有氣象站存在。

鄭明典在臉書分享東莒氣象站照,「這裡不是高山,但一樣是難以到達的偏遠地區」,他表示,氣象站設在低地問題「生物入侵」,清理起來頗麻煩,需要耐心。東莒的狀況,就是被大螞蟻佔據,在裡面築窩。

氣象局二組組長李育棋指出,設在高山上的無人站,因環境相對單純,「主要就是遠啦!去一趟要好幾天」;設在平地,尤其是海邊的無人站,容易被螞蟻、蜜蜂盤據,「什麼都有,這些生物容易影響儀器準確度,像螞蟻就很喜歡找雨量筒蓋房子。」

早期無人站設立,以站距11至12公里爲主,後來民衆預報要求提高,無人站站距縮小到7至8公里。但因經費有限,以前1年可以前往維護4次,現在改爲1年3次。

最北的氣象站,在馬祖東引;最東在蘭嶼;最南是南沙,氣象局委託駐軍代管;最西則是金門烏坵。李育棋說,維護人員相當辛勞,如南湖大山雪山圈谷,都是海拔高、位置遠。還有烏坵,必須從臺中梧棲搭船前往,最重要是搶潮位差,趕在潮汐漲退間完成工作,「不然就要在那邊過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