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上任後多聘舊部屬 專業受質疑

故宮院長吳密察。(姚志平攝)

故宮典藏文物破損,卻歸結於「工作人員作業過程中疏忽」或「查無人爲疏失」。據故宮內部人士指出,院長吳密察晉用舊部屬缺乏專業,遇缺不補造成人力不足,近年推動文物數位化造成文物翻動頻繁,也是造成文物毀損的原因。民進黨立委高嘉瑜28日則爆料,故宮博物院公告破損的「明 弘治款 嬌黃綠彩龍紋碗」,被官網錯標成清朝。

高嘉瑜昨在立法院質詢時表示,故宮博物院每20年清點1次國寶,期間經過3次清點,若文物因保存或搬移不當導致損傷出現,館方應有進行紀錄或錄影,不解責任歸屬無法釐清?她批評,破損不可能自然發生,故宮博物院不能因爲不曉得破損原因、沒有責任歸屬就結案,故宮博物院有責任向國人交代清楚。

吳密察迴應,故宮博物院已經調查清楚,記者會時也講得很清楚。行政院長蘇貞昌則說,這些文物年代久遠、質地脆弱,狀況各有不同,保存相當嚴謹。

此外,高嘉瑜指出,故宮博物院公佈的破損文物是「明 弘治款 嬌黃綠彩龍紋碗」,故宮博物院官網卻標明該文物是「清 弘治款 嬌黃綠彩龍紋碗」,究竟該碗是明朝還是清朝?故宮博物院文物保存程序應該更加嚴謹。吳密察迴應,是明朝。,

去年8月吳密察將過去在國史館的下屬,故宮綜合規劃處長何治民升調爲登錄保存處簡任編纂,外界質疑是爲施壓修復師,將破損文物秘密修復準備,且自吳上任以來,所有故宮新聘人員都是他的過往下屬或學生,專業度受到質疑,而且遇缺不補。

吳密察解釋,舊下屬實則在綜規處,與器物處專業無關,沒有施壓修復師的問題;遇缺不補則是要保留同仁的升等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