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所不在二維碼 發明的靈感竟來自...

二維碼的發明,無意中奠定了行動支付的基礎。圖/中新社

二維碼的誕生可追溯至1994年,由日本人原昌宏發明,而他最初發明靈感是來自圍棋,而用途純然是在工業使用,用來取代只能容納20字元資訊條碼,二維碼可收錄高達7000字元的資訊。

原昌宏豐田公司負責管理汽車零件的,他發現一個零組件可能要掃描數十個條碼才能辨識,覺得太麻煩,因爲他愛下圍棋,纔想到用圍棋的概念發明二維碼,格子狀二維碼比長條型條碼可以容納更多資訊。他發明之後,並沒有想要申請專利,因此他也未從二維碼取得任何財富,他更沒想到二維碼最後在行動支付上,發揮了更大的用途。

推廣二維碼最大的功臣,應該是大陸微信通訊軟體

2011年12月份,微信3.5版本開始支持掃一掃二維碼添加好友,加好友更快捷。

2012年8月份,微信公衆平臺關注公衆號支持掃二維碼。

2013年8月份,微信5.0版本掃一掃功能上線,可用掃條形碼圖書和CD封面街景翻譯等,微信支付上線後支持掃二維碼一鍵支付。

2014年9月份,微信5.4版本支持查看圖片中二維碼,用戶通過二維碼面對面收款刷卡支付上線,刷卡會生成一個動態的二維碼和條形碼,店員掃碼完成收銀

2016年9月份,微信支付推出「微信買單」功能,商店無需開發,一分鐘完成簽約並下載收款二維碼。

2017年12月,微信支付綁卡用戶超8億。

有微信打頭陣,後來發展出來的行動支付,除了透過NFC近場通訊支付之外(如Android Pay),二維碼因爲不需要配置接收裝置,只需要一張二維碼圖卡,成了最普及行動支付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