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陳子墩村「稱娘爲姐」 怪習俗源於悽美愛情故事

大陸中心綜合報導

湖北武漢新洲區有一個村叫陳子墩村民都不姓陳,絕大多數姓張,300多年來張姓家庭一直流傳奇特的稱呼,娘不叫娘,而稱「姐」,姐不稱姐,而喊「哥」。據村民介紹,這其實埋藏着一段悽美的愛情故事

「我記事時候就管娘叫『姐』了。」87歲村民張德明是現在村裡爲數不多的瞭解這一傳統老人,他接受《楚天都市報》訪問時,指着母親生前的照片說,「姐」也是這樣稱呼他的奶奶

張德明表示,祖上的人說,從300多年前的清順治年間起,他們家便有這一習俗,最多的時候,當地有近百戶稱娘爲姐,在外人看來這也許很稀奇,但對他們而言,這是最平常的事。

「我剛嫁到這裡時,挺不習慣婆婆『姐』的,後來慢慢就叫順了。」張德明的老伴邱金愛指出,她的兒女們也都叫她「姐」。

離張德明家不遠,有一座「姐姐墳」,每年他家都會前去祭拜。據張德明介紹,那裡埋藏着奇特稱呼背後的故事。

父母小孩示意圖。(圖/新北市政府提供)

張德明表示,早在順治年間,張家祖上有一位名叫張之杜舉人,在江蘇徐州任官時,認識了當地道臺汪某女兒,兩人不顧「滿漢不能通婚」的規定私定終身。張之杜將汪小姐藏在府衙中,爲了保密,張家人都稱她「姐」。

任期滿時,張之杜本想和汪小姐偷偷回鄉,但途中汪道臺手下發現。爲了不連累張之杜,汪小姐毅然投河自盡。爲紀念汪小姐,張之杜便讓後人稱娘爲「姐」,而姐姐則稱爲「哥」。這一習俗也由他家的後人傳承至今。

78歲村民張尚武家裡,也一直延續著稱娘爲姐的傳統。他兒子張明志已經當了爺爺,一開始張明志也要求5個女兒稱娘爲姐,但隨着年齡的增長,女兒們漸漸地改口了。「孩子上學後,發現其他人都喊媽媽,慢慢地也就改過來了。」張明志說,孫子孫女也已經改口叫「媽」,而不再喊「姐」了。

同樣的,張德明的孫輩也不再稱娘爲姐,改回了正常的稱呼。

村裡專門負責修張姓族譜的村民張林生說,現在陳子墩村1000多戶張姓人家中,僅剩3家仍保留着這種習俗,而且也只限於老輩人。「現在年輕人在外工作生活時間長了,很少願意再這麼叫了。」張林生感嘆,「稱娘爲姐」的傳統也可能會被當地人漸漸遺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