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防洪採購360噸黃豆 遇水膨脹專治「管涌」防潰堤

武漢江夏未雨綢繆,早從3月開始就陸續收購黃豆,堆滿倉庫。(圖/翻攝自澎湃新聞

實習記者簡立宇綜合報導

長江中下游洪災不斷,許多地方的水位超過警戒線,甚至有民衆發現堤防滲水,令人擔憂。武漢江夏區爲了「抗洪」,早從3月就開始到各地收購360噸黃豆,利用黃豆「遇水膨脹」的特性,彼此間的縫隙能緊緊壓縮在一起,達到防洪效果

大陸防洪型態臺灣荒溪河川模式不太一樣,每當汛期,這些大江大河會長時間處於高水位,防洪堤堤外路面浸泡久了,在強大的水壓下,容易出現「管涌」現象土體中的孔隙會被增大的水流速「越衝越大」。這時,大量的涌水就會破壞堤防和水閘地基土壤骨架,可能導致建築物塌陷,造成決堤、垮壩、倒閘等事故,也會造成潰口

浙江旅遊職業學院飲食文化研究所所長教授何宏在接受《俄羅斯衛星通訊社》採訪時表示,「泡漲後的黃豆腐爛變質的,能當做優質有機肥,發揮補救災農田損失的作用。」沒變形的黃豆,也能留到日後當作種子使用。

另外,黃豆一噸大約5000多元(約臺幣2.1萬元),360噸黃豆約200萬元(約臺幣840萬元)。何宏認爲,爲了防洪投入這筆經費是值得的,何況還有後續的好處。

湖北省鄂州市有700年曆史的觀音閣屢經洪水,屹立不搖。(圖/CFP)

這批黃豆目前放在金口電排站,目前暫無使用。武漢江夏區防汛抗旱指揮部表示,如果電排站閘門關不上,可能會出現河水倒灌,淹沒上游村莊與農田。造成武漢市江夏區、咸寧市部分區域的90多萬人口、60多萬畝農田造成威脅

如果外江水位最高達到29.41公尺,超過了運行限值,閘門就有可能無法完全關上。這時候就要拋出黃豆,快速封住豁口,不留下任何一個小洞。而且相較用「建築垃圾」、「土堆」來封堵,黃豆清理起來更方便。

關於360噸黃豆是如何被計算出來的,專家表示,「在最嚴重的情況下,一個閘門完全堵不上,故需要100噸黃豆封堵。1號站共有6個閘門,現場備了80噸,另有200多噸在附近的糧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