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日夜》同行篇:一線主創的《兩地書》回信
每一段特殊的時間都需要被記錄,而記錄時代的故事並傳遞時代的精神,正是電影頻道的職責。國內首部戰疫紀錄電影《武漢日夜》將在1月22日全國院線公映,而從1月11日期,CCTV-6電影頻道《今日影評》欄目將連續一週連續邀請這部紀錄電影的主創人員走進演播室,結合不同的關鍵詞帶領觀衆朋友們探訪臺前幕後的動人事蹟,一併見證曾經發生的每一刻。
1月12日,《今日影評》之《武漢日夜》特別策劃系列前瞻節目的關鍵詞爲“同行”。《武漢日夜》主創——湖北衛視導演譚海燕、宋一鳴做客《今日影評》節目現場,爲廣大觀衆朋友們揭秘用鏡頭寫就這封“回信”的點點滴滴。
真實記錄與時間賽跑 被拍攝對象引人心疼
電影人在感受着疫情。如果把攝像比作眼睛,聲音指導比作耳朵,那麼身在現場的主創可以看做是整部影片的神經系統;他們對於現場做出了最直接也最真切的反應,他們選擇人物,尋找故事,與每一位被記錄者同行。
武漢封城當天,湖北衛視緊急成立了抗疫紀錄片12人拍攝小組。據譚海燕在《今日影評》現場介紹,就在那一天,由她牽頭的首支小分隊就率先進入武漢協和東西湖醫院。一週之後,第二支小分隊進入武漢金銀潭醫院。到了二月中旬,由宋一鳴帶領的第三支小分隊也進入了雷神山醫院。宋一鳴也向《今日影評》回憶道,初到武漢的他,完全依靠譚海燕前期探索出的經驗在拍攝。
不過,而對於“先行者”譚海燕和她的團隊而言,一切也都從無從規劃的無序狀態中開啓。她向《今日影評》坦言,與“正常”的紀錄片拍攝不同,她所熟稔的認識、熟悉採訪對象並使其忘記鏡頭存在的路數,在這特殊的醫院環境中完全行不通。“我的這個設備拿進去,一張卡,一塊電池都是用保鮮膜包起來的,只能拍一個多小時,所以我進去就得開機,得珍惜(拍攝對象),每一個都得拍。”身處新冠肺炎病痛中,很多采訪對象都拒絕了他們的拍攝。但比之更令這些編導們痛心的,卻往往是“拍着拍着人就沒了”。
“能夠跟下來的(被拍攝者),其實並不太多。”至今令譚海燕難忘的,是出現在《武漢日夜》中一個叫李超的年輕人。這個愛笑的年輕人接連失去媽媽和奶奶,在與身處ICU的父親聯繫到後不久,父親也不幸離世。而在李超尚不知情的情況下,作爲拍攝者的譚海燕陷入了深深的無力與內心對抗之中。“一方面(拍攝)他是我的工作,有的問題必須得問,另外一方面,從個人情感上面來說,我覺得自己特別殘酷,其實我自己的內心是對抗的。”
《今日影評》節目鏡頭觀察下,宋一鳴也坦陳一位住進金銀潭一個多月的七旬爺爺與小孫子收音機的故事給了他最大觸動。儘管已不願再陷入回憶,可當抗拒重溫自己拍攝影像的宋一鳴看完《武漢日夜》全片後,還是收穫了意想不到的感動。“我覺得武漢好偉大,武漢人好了不起,這裡面的平凡人都好了不起。”
用生活細節碎片勾勒真實武漢的《武漢日夜》,帶着導演曹金玲不煽情卻令情感自然流淌的創作思路。“作爲一個記錄者,我特別感謝曹金玲導演,因爲記錄的目的就是爲了對抗遺忘,它是具有一定殘酷性的,”譚海燕坦言,《武漢日夜》的成片平緩而溫和,在無配音推進及細節素材選擇的手法上給了她很大啓迪,“她沒有去選擇推動故事情節,全部是選擇情緒性的,我就特別喜歡。”
工作與感傷外,這段拍攝經歷也給了作爲拍攝者的他們全新而寶貴的情感財富。宋一鳴向《今日影評》幸福地表示,他在雷神山醫院遇到了現在的妻子,透過每日的“遞水”情誼收穫了甜蜜的愛情。而譚海燕則將這一段“生命中不可承受之重”的體驗一生銘記,“它其實有偶然性,也是有必然性的,就像爲什麼這麼短的時間內我們都能成爲生死之交,就是因爲我們共同經歷的是這一段非常的時間。”
《今日影評》特別節目《武漢日夜》之“同行”篇尾聲,兩位爲《武漢日夜》提供重要拍攝素材的記錄者,也對《今日影評》近一年前發往武漢的《兩地書》給出了最真摯的迴應。宋一鳴表示,一年過去了,武漢真的越來越好了,正如這部電影的結尾所給我們呈現的一樣,希望大家去能看這部電影,也希望大家能多回武漢看看。譚海燕也抒發着自己的感謝,“在我們湖北廣播電視臺像我這樣能夠在一線的,我的同行都有八百多位,在這一段最艱難的時刻我們用各種方式記錄下這個歷史當中的一點點的片段,非常希望用我們的作品來向全國的觀衆道一聲感謝,謝謝。”
據悉,電影文化評論類日播欄目《今日影評》每週一至週五晚22:00檔於CCTV-6電影頻道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