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魚子開盤價跌 產季尾聲喊漲

嘉義縣沿海以往每公斤烏魚殼只要20幾元,目前漲到50元。(張毓翎攝)

嘉義縣烏魚養殖面積約400公頃,產量全臺32%,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一片8兩的烏魚子產期初期每臺斤1360元,較去年大跌80元,讓許多養殖者心灰意冷;但因今年東北季風提早2周南下,剖烏期提早結束,烏魚子因量少,目前同樣8兩規格,每臺斤從去年同期1500元飆到1600元,即便最便宜的烏魚殼,身價也跟着翻倍。

入秋後吹起東北季風,雌烏生殖腺慢慢成熟,漁民抓準時機圍網捕魚,準備剖取烏,烏魚全身上下最有經濟價值的,應屬烏魚子。嘉義縣養殖漁業生產發展協會執行長陳泓碩表示,烏魚子爲辦桌經典菜,不過在疫情衝擊下,衆多辦桌業者訂單數大減,烏魚子庫存量大,盤商進貨量下滑,產季前期價格慘跌。

季風早報到 影響養殖業

陳泓碩說,8兩烏魚子開盤價每臺斤1360元,與去年價格差了一截,今年因東北季風早報到,剖烏期提前2周開始,養殖烏魚少了2個星期的餵食時間,長不大,像養2年烏魚剖出來的卵,以前有5至7兩,但今年只剩4、5兩,烏魚子偏小,加上剖烏期短,有些漁民算一算若今年撈,划不來,乾脆養到明年。

烏魚殼身價上揚逾1倍

整體產量少,產季後期價格飆漲飛快。陳泓碩分析,價格上漲主要原因,是市場供應量大減,同樣以8兩規格,上週每臺斤1600元,與去年比上漲100元,這周烏魚子價格預估會再突破

另外,不只烏魚子,取下烏魚子或烏魚膘後,剩下的烏魚殼,則是因其他養殖大宗魚種量少,價格跟着水漲船高,以往每公斤烏魚殼只要20幾元,但現在卻漲到50元,非常搶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