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伯利亞白鶴棲地 救援短耳鴞

新北市府動物保護處3日表示,在新北市金山區清水農田救援保育類短耳鴞(圖),因短耳鴞嘴喙已變形,將等食慾正常後,野外訓練及飛行。(動保處提供)中央社記者黃旭昇新北市傳真 105年5月3日

新北市府動物保護處3日表示,在新北市金山區清水農田,救援保育類短耳鴞(圖),因短耳鴞嘴喙已變形,將等食慾正常後,野外訓練及飛行。(動保處提供)中央社記者黃旭昇新北市傳真 105年5月3日

新北市金山區清水農田,出現保育類1只短耳鴞,因有馴鷹用的腳帶,疑似人工飼養。市府動物保護處救援後,已經留置嘴喙已變形的短耳鴞,將等食慾正常後,野外訓練及飛行。

新北市動保處今天表示,4月29日鳥友在金山區清水農田拍攝小白鶴時,發現短耳鴞停棲在離西伯利亞白鶴不遠的空曠農田上。

臺灣有兩種耳鴞屬貓頭鷹,都是過境鳥及冬候鳥,短耳鴞偏好出現在溼地、溪牀農耕地的草生地,覓食時會同時利用視覺及聽覺追尋獵物。長耳鴞則較偏好出現在樹林環境

短耳鴞白天通常棲息在較無人干擾的草生地中,除非受到驚擾,否則較少在白天活動。在鳥友拍攝的照片上,明顯看到短耳鴞的腳上繫有馴鷹用的腳帶。

爲確認短耳鴞是否還有覓食能力,由資深馴鷹鳥友任道風以不驚嚇、不造成緊迫的方式,順利救援短耳鴞送交動保處。

獸醫檢查發現,短耳鴞身長37公分年齡大約3歲,身體外傷但嘴喙已變形,食慾不佳, 不適合野放,判斷應是非法飼養後遭棄養或脫逃。

因短耳鴞已無能力自行覓食,動保處目前以人工餵養,將等其精神狀況穩定、食慾正常後,進行野外訓練及飛行。105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