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劇熱播 原着能受惠嗎
之前有一則新聞引起杯緣子的注意。要知道杯緣子實在是個很喜歡逛書店亂買書的書蟲,家裡還沒讀過的書比讀完的書還多(懺悔)。但是新聞說,日本蔦屋書店的臺灣總經理橋本龍之介分享他的觀察:臺灣和日本民衆對書店的想法不一樣,日本人逛書店真的是爲了買書,但臺灣人逛書店是爲了用餐跟喝咖啡。
坦白說杯緣子也很喜歡去書店喝咖啡。杯緣子有一次悄悄問認識的書店朋友,店裡到底賣咖啡賺錢還是賣書賺錢?朋友說,疫情期間,是靠咖啡撐過去的啊。實在聽得有點心酸酸。沒錯,好喝的咖啡、美麗的書店擺設,都能吸引顧客來店裡消費,也就有機會接觸店裡的書。可是,到底有多少人真的願意掏出錢買一本書呢?
又想到,前陣子財政部公佈去年的出版營收統計資料,2020年紙本書的營收又下跌了,大約183億,比前一年少約7億。雖然電子書的買氣有起色,也只增加了1億多,距離要能補上整體衰退的情形還很遠。
三月初圖書免營業稅正式上路,以後從上游的出版業、中游的經銷商到下游的書店都不用繳5%的營業稅。坦白說,杯緣子聽到免稅消息的時候原本很開心,畢竟身爲讀者,總想貪小便宜嘛,以爲書會不會變便宜一點,但沒想到新制度上路前圖書產業先針對5%怎麼分吵了一輪。
不過杯緣子想了一下覺得,重點不是那些錢要怎麼分,而是大家到底認不認爲圖書產業是一個可能需要跳脫商業邏輯去思考或維護的產業。如果完全任由市場決定,大者恆大,弱者好像永遠都無法分配到合理的資源,等等,這豈不就是現在的社會環境嗎?
哎呀,這樣想着怎麼好像又繞回圖書統一定價制度的議題。不曉得這個已經在臺灣吵了至少十年的事,還要繼續吵多久呢?杯緣子腦袋已經一團糨糊了。
不想了不想了,這不是區區杯緣子能解決的問題,身爲讀者、消費者,還是乖乖買書、談書吧!最近有兩部影視作品跟書有關,一個是《天橋上的魔術師》,一個是作家七等生的紀錄片《削瘦的靈魂》。吳明益的《複眼人》改編的舞臺劇四月要演出,《天橋上的魔術師》之前改編成漫畫,影集剛剛播完大結局,不曉得有沒有帶動原着的買氣呢?
有很多人在討論原着沒有的劇情細節符不符合1980年代臺北中華商場的樣貌,沒經歷過那個年代的杯緣子實在說不準,但,如果一個作品在召喚觀衆懷舊感的同時,也能細緻而飽滿地呈現當年各種社會環境的脈絡,那就太好了。
從2009年開始拍作家紀錄片的「他們在島嶼寫作」系列,最近上映了拍攝作家七等生的《削瘦的靈魂》。導演朱賢哲用實驗手法呈現了他眼中的七等生,七等生作品中的文字彷彿變成劇中人物的臺詞和心聲,看得好有感覺啊,杯緣子立刻跑去獨立書店買了好幾本七等生的書來讀。
只能說很感動,無論是缺乏資源的時代,或是極權專制的時代,都會有人藉由創作展現自由意志,去實驗人性和文明體制的框架界線。這就是文學與藝術的珍貴之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