獵聘、前程無憂等遭華爲、小米等應用商店下架

今晚,央視3.15晚會點名智聯招聘、前程無憂和獵聘等求職應用泄露求職者簡歷。晚上十時左右,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通過查詢發現,三個求職APP在主流安卓品牌手機應用商店中已經被下架或無法提供下載。

記者在小米、OPPO、vivo品牌手機應用商店中發現,智聯招聘、前程無憂和獵聘網的APP已經無法搜索到。在華爲應用商店中,前程無憂無法搜索到,而智聯招聘和獵聘則顯示“服務調整,暫不提供下載”。而蘋果App Store中,上述軟件還能夠正常下載。

目前尚無法確定上述下架行爲是來自監管部門指令還是應用商店運營方的自發行動。如果是前者,按照業內人士經驗,上述軟件在蘋果App Store中的下架也只是一個時間問題。(貝殼財經)

相關閱讀:

智聯招聘等平臺大量簡歷流向黑市,有招聘平臺簡歷給錢隨意下載

2021年央視“3·15”晚會曝光智聯招聘、獵聘、51job等平臺簡歷給錢就可隨意下載,大量流向黑市。

@央視財經 智聯招聘聲稱擁有1.8億用戶,視用戶信息安全與隱私保護爲自己“生命線”。然而在一個名叫“58智聯粉”的QQ羣裡,記者向一位買家支付7元,便買到了一份智聯招聘上求職者簡歷。簡歷上求職者的姓名、性別、年齡、照片、聯繫方式、工作經歷、教育經歷等信息一應俱全。

這些個人簡歷是如何被泄露並在QQ羣裡被販賣的呢?記者發現,在智聯招聘上,企業賬戶只要交錢辦理會員,就可以不受數量限制下載包含姓名、電話及郵箱地址等關鍵信息的完整簡歷。記者還發現,還有人在兜售智聯招聘的企業賬戶。企業賬戶的註冊,僞造的資質申請也可以通過。類似的問題不僅僅發生在智聯招聘。記者發現,前程無憂和獵聘網上,企業賬戶只需支付費用,便可以下載到求職者的完整簡歷,對企業賬戶同樣存在管理漏洞。

警方調查發現,犯罪分子一方面通過企業賬戶獲取簡歷;另一方面通過QQ羣,批量購買簡歷。通過這樣的途徑,大量的個人簡歷信息,源源不斷地流入了不法分子的黑手。近年來,各地警方破獲多起類似案件,在其中一個嫌疑人的一塊硬盤當中,存儲的這種公民簡歷數量就有700多萬條。

天眼查App顯示,涉事51job關聯公司前錦網絡信息技術(上海)有限公司成立於2000年1月,法定代表人爲王韜,註冊資本爲500萬美元,公司經營範圍包括利用無憂工作網站(WWW.51job.COM)發佈網絡廣告、人力資源供求信息的收集和發佈等,該公司由51net. com Inc.、武漢美好前程廣告有限公司、北京前程似錦廣告有限公司共同持股。

此外,該公司有多家對外投資公司,包括前錦無憂網絡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上海前錦衆程人力資源有限公司等。

天眼查App風險信息顯示,該公司有多條法律訴訟,案由包括勞動合同糾紛、服務合同糾紛等。2021年3月,該公司被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法院列爲被執行人。

值得一提的是,天眼查App風險信息顯示,該公司的全資子公司上海前錦衆程人力資源有限公司於2015年12月,因公示企業信息隱瞞真實情況、弄虛作假被上海市閘北區市場監督管理局行政處罰。

天眼查App顯示,涉事公司北京網聘諮詢有限公司成立於2000年5月,法定代表人爲郭盛,註冊資本300萬美元,由ZHAOPIN LIMITED、上海飛颺企業管理合夥企業(有限合夥)等共同持股。該公司對外投資多家公司,包括浙江智聯智享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智聯智享(海南)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等。

天眼查App風險信息顯示,2016年5月,該公司被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朝陽分局行政處罰1萬元,此外,該公司還有多條法律訴訟,案由包括侵害作品信息網絡傳播權糾紛、服務合同糾紛等。

3·15晚會曝光:智聯招聘、獵聘平臺簡歷給錢就可隨意下載,大量流向黑市!

本文轉自【央視財經】

近年來,警方破獲了多起詐騙案,不法分子從網絡黑市購買大量個人簡歷信息實施精準詐騙。這些信息精準的簡歷是怎麼來的呢?

記者在各類貼吧、論壇、QQ羣裡發現,出售招聘平臺簡歷的信息比比皆是。記者加入了一個名叫“58智聯粉”的QQ羣,成員人數上千,進入羣裡僅僅幾分鐘時間,販賣各類簡歷的消息就超過99條,提示音此起彼伏,應接不暇。

一位賣家表示,只需要支付7元,就可以買到一份智聯招聘上最新的求職者簡歷。在支付了費用後,不到5分鐘賣家便發來一份簡歷。簡歷內容詳盡,求職者的姓名、性別、年齡、照片、聯繫方式、工作經歷、教育經歷等信息一應俱全。賣家甚至還可以根據用戶的要求對簡歷按照年齡、地域、畢業院校等信息進行精準篩選。

這些號稱來自智聯招聘的簡歷信息是否真實準確呢?記者撥打了簡歷中的電話。

記者問:“餵你好請問是(某某)嗎?”

求職者:“對。”

記者問:“您是在智聯招聘上投過簡歷是吧?”

求職者答:“嗯,投過”

通過同樣的方式,記者又聯繫了多位賣家,都表示只要給錢,就能買到智聯招聘網站上的求職簡歷。

網絡黑市上怎麼會有智聯招聘的個人簡歷信息在販賣呢?一位賣家透漏,只要在智聯招聘註冊企業賬號就可以很容易大量下載這些簡歷。

網名爲“A數據”簡歷賣家說:“智聯賬號也是下載,個人賬戶不行,得企業賬戶。”

智聯招聘聲稱擁有1.8億用戶,視用戶信息安全與隱私保護爲自己“生命線”,致力於保障用戶的信息及通信安全。既然是“生命線”,爲什麼還會有這麼多的個人簡歷信息從智聯招聘泄露呢?

記者體驗發現,招聘企業通過上傳營業執照和法人信息註冊企業賬號,就可以在智聯招聘上發佈職位、查看求職者簡歷。

記者通過一個企業賬號,登錄智聯招聘,點擊簡歷,看到了求職者的學歷、工作經歷等信息,但求職者姓名、電話、郵箱地址等關鍵信息卻處於隱藏狀態。

點擊下載簡歷,彈出了一個支付頁面,原來需要支付60元,才能下載完整版簡歷。記者支付後,無需徵得求職者同意,簡歷信息就被瞬間更新,原來隱藏的姓名、聯繫電話及郵箱地址等關鍵信息全部顯示了出來。

在智聯招聘,根據求職者的學歷、工作經驗、薪資水平等條件,簡歷的下載價格分爲三個等級,分別是40元、60元和100元。

智聯招聘客戶顧問說:“校園簡歷是40元一份,白領簡歷60元一份,金領簡歷100元錢一份,金領簡歷是985、211本碩連讀,在行業內有5到10年經驗的,年薪在30萬元以上的高端簡歷。”

記者體驗發現,通過企業賬戶,只要交錢辦理會員,就可以不受數量限制下載包含姓名、電話及郵箱地址等關鍵信息的完整簡歷。

記者:“下載簡歷的話,每天有什麼數量限制嗎?”

智聯招聘客服客服:“企業會員的話,就沒有限制了。”

雖然智聯招聘宣稱,企業用戶不應以任何方式泄露簡歷信息。但是對於下載後的簡歷信息,卻缺乏管理和監測,任其流入網絡黑市。

智聯招聘還宣稱,不會在搜索結果中公開求職者的姓名和聯繫方式,而求職者並不知道,只要肯花錢,企業用戶就可以毫無限制地下載求職者的個人簡歷,他們更不知道自己的簡歷被誰下載,拿去做了什麼。

記者在智聯招聘提交了一份簡歷,通過網絡黑市買到了這份簡歷,但是賬戶上卻沒有任何被下載的提示。

智聯招聘客服:“您註冊完賬號,創建完簡歷,默認就是公開的,如果企業方主動看到您的簡歷信息,下載簡歷,個人端口是沒有數據反饋的,哪家企業具體下載了您的簡歷,是不進行您的反饋。”

只要通過企業賬戶,伸向簡歷的黑手就能在求職者毫不知情的情況下,肆意下載、倒賣個人簡歷。

記者調查發現,還有人在兜售智聯招聘的企業賬戶。一位名叫“旺財”的賣家賣給了記者一個企業賬戶。賬戶的註冊公司爲南京某電子科技有限公司。

網名爲“旺財”招聘平臺企業賬戶賣家:“直接打印一張營業執照,進行企業認證。”

記者:“打印是什麼意思啊?”

旺財:“您要有營業執照的一個模版。”

記者:“您是有模板,然後把信息填上去打印嗎?還是怎樣?”

旺財:“你可以這樣理解,就是趁你不備,用你公司的執照,弄一下。”

這樣一個通過僞造資質申請下來的企業賬戶,只要支付費用,就可以隨意下載信息詳盡的個人簡歷。通過這樣的途徑,大量的個人簡歷信息,源源不斷地流入了不法分子的黑手。

這樣的問題不僅僅發生在智聯招聘,許多賣家發佈售賣簡歷的信息中常常宣稱“獵聘智聯無憂簡歷下載”“前程無憂智聯獵聘簡歷服務”等,用同樣的方式,記者也買到了前程無憂和獵聘網上求職者的簡歷。

記者電話覈實前程無憂簡歷信息。

記者:“喂,你是(某某)嗎?”

求職者:“對,是我。”

記者:“請問您是在前程無憂上投過簡歷吧。”

求職者:“嗯,是。”

記者電話覈實獵聘網簡歷信息。

記者:“喂,你是(某某)嗎?”

求職者:“嗯。”

記者:“請問您在獵聘上提交過簡歷吧?”

求職者:“嗯,對。”

隨後,記者又分別在前程無憂和獵聘網的企業賬戶進行體驗,只需支付費用,便可以下載到帶有求職者姓名、電話、郵箱地址等關鍵信息在內的完整簡歷。前程無憂和獵聘網也缺乏對下載後的簡歷信息,進行管理和監測。

就這樣,這些求職簡歷信息,在不知不覺中,被伸向個人簡歷的黑手肆意下載、多次倒賣,甚至流入詐騙團伙手中。

2020年5月,四川省眉山市公安局網安支隊破獲了一起侵犯個人簡歷信息的案件。犯罪嫌疑人通過簡歷上的個人詳細信息給受害人打電話,引入詐騙團伙設置的陷阱中。

眉山市東坡區公安分局網安大隊教導員黃詠飛說:“招聘網站上發佈簡歷的人,是很希望得到工作的,在這個時候,他們對所有的陌生電話都不會抗拒,對所有的來電,他們都是基於個人的信任和對招聘網站的信任。”

警方調查發現,犯罪分子一方面通過企業賬戶獲取簡歷;另一方面通過QQ羣,批量購買簡歷。

眉山市東坡區公安分局網安大隊民警李瑞晶說:“這些數據都是在QQ羣裡面買的,大概20餘萬條。”

近年來,各地警方破獲多起類似案件,黑龍江大慶警方在公安部“淨網2020”專項行動中,成功破獲侵犯公民個人簡歷信息案,涉及個人簡歷信息高達1500餘萬條,涉案金額7500餘萬元。

大慶市公安局網絡警察分局案件偵查一大隊大隊長賈曉亮說:“其中一個嫌疑人的一塊硬盤當中,存儲的公民簡歷數量就有700多萬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