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漢早期古酒出土 鵝首曲頸壺存黃褐色液體驗明正身

鵝首曲頸青銅壺(左)內的液體,經檢測西漢早期的古酒。。(圖/擷自東網)

河南三門峽市發現西漢初期墓葬,挖掘出土2300多件文物當中發現的鵝首曲頸青銅壺,存有3000多毫升黃褐色液體,成爲矚目焦點。經考古研究所檢測確定,壺內液體爲西漢早期的古酒,並具止血消炎作用的藥酒

據《東網》報導,今年5月,河南考古部門經3次勘探發掘,發現秦漢、唐宋、明清等時期的600多座墓葬。三門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鄭立超表示,當中出土的鵝首曲頸青銅青銅壺,壺鵝首微頷、曲頸優雅,低垂的腹部巧妙化作壺身。根據液體的檢測報告,此壺應該是酒器,可從壺頂小孔倒出美酒,並與湖南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的醫學方書《五十二病方》中的相關記載相符,是可以止血消炎的藥酒。

鄭又指出,鵝首曲頸青銅壺出自三門峽後川村古墓羣,其所在的古墓年代爲西漢初年,墓主人應是位身高1.8米左右男子。而在墓葬中出土的銅器包括銅鏡銅盆、銅飾品等,說明墓主人愛美;另鐵劍配有由4塊玉飾物組成的玉劍具,說明是一名武士;加上鵝壺盛有美酒,他認爲墓主人應是位追求生活品質的「優質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