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有暗色型小白鷺臺東現蹤 身世成謎

稀有的暗色小白鷺,捕魚技巧與一般小白鷺沒兩樣。(莊哲權攝)

稀有的暗色型小白鷺,捕魚技巧與一般小白鷺沒兩樣。(莊哲權攝)

稀有的暗色型小白鷺,捕魚技巧與一般小白鷺沒兩樣。(莊哲權攝)

鷺鷥不一定是白色臺東利嘉溪出海口近日出現1只黑色的小白鷺,羽毛戰艦般的灰藍色,乍看之下以爲是玩得髒兮兮的白鷺鷥,經確認是罕見的暗色型小白鷺,鳥友說,暗色型小白鷺的身世至今仍是謎團,有個說法是基因突變造成,也有人認爲是小白鷺巖鷺愛情結晶

「誰把小白鷺的羽毛染黑了?」臺東利嘉溪出海口經常上演大羣小白鷺捕魚秀,日前有眼尖的鳥友發現,鷺羣中1只「亂入」的暗色型小白鷺,由於非常稀有 ,許多拍鳥人都沒拍過,鳥友大呼「賺到了」。

不過鳥友也坦言,起初還以爲是玩得全身髒兮兮的小白鷺,或是受到重油污染,甚至還聯想到是不是臺東的太陽熱情,把牠曬黑了。

鳥友說,這隻「小黑」除了全身不太均勻的暗灰色羽衣以外,所有的特徵包括黑腳、黃色腳掌,都跟小白鷺一樣,就連捕魚的技術也如出一轍,混在大羣白鷺鷥中討生活,動作相當靈活,抓魚機率很高,只是顯得有點突兀。

鳥友表示,暗色型小白鷺的身世仍是羅生門,也不知道牠繁殖於何處,最普遍的說法是基因突變形成的「黑子」,但有圖鑑記載,是另一種稀有暗色型,也有人說是小白鷺與黑色的巖鷺交配後的愛情結晶,不過可能性較低。

顛覆傳統的白,據瞭解,黑色型小白鷺首次在臺灣被發現時,連國際級賞鳥專家也驚歎不已,臺灣大概每年會出現一兩隻,高雄嘉義也都有過紀錄,但都是驚鴻一瞥,去年9月在屏東大鵬灣也曾經現蹤, 吸引不少鳥友前往搶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