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有夏候鳥「董雞」臺南現蹤 環團籲加強棲地保育

鳥類攝影家吳素娥近日在臺南市將軍區一處農田拍攝到少見的夏候鳥「董雞」飛行,感到非常驚喜。(圖/ 中央社)

臺南有鳥友約10天前在東山區發現1只臺灣少見的夏候鳥「董雞」,不久後在濱海的將軍區也拍到3只董雞現蹤,保育團體希望民衆重視農地與溼地環境保育,提供更多棲地。

臺南市生態保育學會理事長邱仁武今天告訴中央社記者,鳥類攝影家吳素娥10天前與另2名攝影家受邀前往東山區拍攝1只董雞身影后,2天前在將軍區一處農田聽到董雞叫聲,剛開始還以爲幻聽,不敢相信在無意間會碰到這種在臺灣少見的鳥類,感到非常驚喜。

鳥類攝影家吳素娥近日在臺南市將軍區一處農田拍攝到少見的夏候鳥「董雞」在草叢中活動。(圖/ 中央社)

吳素娥表示,日前首次在東山區拍攝董雞身影時才知道董雞「董!董!董!」的招牌鳴叫聲,後來在將軍區聽到熟悉的聲音,用望遠鏡仔細搜尋多塊農田,先找到1只董雞公成鳥,後續又發現1只母成鳥及1只換羽中的公亞成鳥。

吳素娥指出,董雞在臺灣是夏候鳥,或許有機會孵蛋或育雛,但因比較少見難以觀察,目前不知道拍到的這3只是否同屬1個家庭。

依行政院農委會林務局官網資料,董雞列爲陸域保育類野生動物名錄中的「其他應予保育野生動物」,在臺灣屬於稀有夏候鳥。

邱仁武表示,董雞屬秧雞科,早年在臺灣還算常見,主要棲息在沼澤地或稻田,以水生昆蟲爲主食,後來可能因農田使用農藥以及棲地減少,在臺灣變成稀有夏候鳥。董雞生性膽小,一有風吹草動就會快速尋找地形地物進行掩蔽。

邱仁武說,董雞雄鳥夏羽身體大致黑褐色,冬羽身體大致黃褐色,雌鳥則類似雄鳥冬羽,雄鳥繁殖期間常發出「董、董、董」像打鼓的鳴唱聲,因而常被農民稱爲「田董」。臺南市近日在山區及海邊先後發現董雞身影,希望大家更重視農地及溼地環境保育,提供優質棲地,說不定可讓董雞繁殖下一代。(編輯:黃世雅)111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