憲法加持得了江啓臣?

國民黨第20屆第4次全代會6日在國父紀念館舉行,黨主席江啓臣(前右三)與歷屆黨主席吳敦義(前左起)、朱立倫馬英九吳伯雄洪秀柱及各縣市黨部主委上臺,一起拿着「拼」的板子,期許國民黨盡全力爲中華民國臺灣拼未來。(劉宗龍攝)

國民黨在遭逢總統輸、立委輸、市長罷免輸以及補選輸等接連4輸的重挫後,終於在日前召開第20屆第4次全國代表大會冀盼透過「世代合作,組織再造」的結構性改革以及「護臺灣、保民主、拚未來」的三大訴求,以凝聚渙散的士氣,喚回失去的黨魂,並重整再出發的隊伍。今年全代會重頭戲,莫過於宣示「組織改革」、「兩岸論述」、「青年參與」、「財務穩健」等四大改革方向,其中最受矚目者是「兩岸論述」。

原本已在中常會定調的「兩岸論述」,系以中華民國憲法的九二共識延續兩岸互動,堅決反對臺獨與一國兩制,並要求中共「放棄對臺用武」,其總結的8點具體主張,理路清晰,貼近事實,亦迴歸兩岸和平互動與發展的踏實基礎

然而中常會中討論江版「兩岸論述」時,亦非一團祥和、毫無爭議範成連等少數中常委認爲兩岸論述須經對岸認同,不應國民黨單方面修改,可是他們顯然忘了中共將「九二共識」詮釋爲「一國兩制臺灣方案」時,也沒有跟國民黨商量,更遑論獲得臺灣民衆的認同了。

儘管江版「兩岸論述」四平八穩、中規中矩,雖未獲得年輕人的熱烈迴響,但至少避免老中青之間的世代衝突,閃過茶壺內的風暴。但回顧全代會現場,冷冷清清、稀稀落落,無疑是對輩分低、資歷淺的江主席行使信任缺席投票明眼人一看便知,面對明年3月的黨主席選舉,此刻只是暴風雨前的寧靜而已,當黨務改革的腳步加快時,也將因權力分配與利益衝突而觸動黨內敏感的神經,又伴隨着主席選舉的逼近,必然帶來山雨欲來風滿樓的情勢。問題是任期僅剩9個月的江主席,在既無戰功,又缺乏黨內大老的奧援下,僅憑几名未成氣候資深童子軍治黨,其改革成功的機會有多大?其連任成功的機率又有多少?

江主席勇於承擔是好事,但主席補選時投票率不到2成4,江只獲得1成6的黨員堅定支持;論勇氣俠義,江主席堪與俠女柱柱姐相比擬,只是疲軟的支持所造成的弱領導似難以產生開創偉業動能。以江主席的條件而言,在黨內中生代中稱得上優異,但論資望功績歷練則尚難服衆以逆轉大局

爲今之計,最好以「看守管家」自居,勤走地方、關心民瘼、諮諏善道、察納雅言,做好全黨整合的工作,奠定未來改革的基礎。至於以《中華民國憲法》爲本的九二共識,是否能成爲感動不同世代的「兩岸論述」,還是應另行提出更具創意的新思維,恐怕就留待未來黨主席來傷腦筋吧!(作者爲佛光大學未來與樂活產業學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