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民智慧 守護百年石駁文化

華龍村上百年曆史的梯田,展現客家石駁工藝。(劉永祥攝)

客家先民在鹿寮坑開墾已有230多年曆史,田興業指出,當地礫石地質,先民就地取材闢建梯田,「村裡到處都是上百年曆史的石駁」。他強調,這些都是客家先民的智慧結晶,如果沒有保存下來,會被遺忘。

田興業指出,推展石駁文化遇到一些瓶頸。石駁有多種砌法,包括梅花砌、人字砌、亂石砌等,都有一定工法,但工藝逐漸失傳。傳統石駁較費時,10公尺的駁坎需要2個人花1個星期才能完成,居民會認爲浪費資源

爲傳承先民文化,協會安排年輕人耆老請益石駁工法,包括田興業在內的多位協會成員都接受培訓。不管是整治鹿寮坑溪、或是整修原有的石駁,他們都堅持採用友善生態的傳統工法,也運用石駁工法在溪中闢建魚梯

石駁文化也表現在石砌木炭窯,過去村裡曾有200多座,但都沒有留下來,只剩下田興業家裡保存的一座。如今鹿寮坑沒有再利用石炭窯燒「黑金」,改用相思木種植段木香菇

協會成員田日財說,香菇是唯一不能用農藥農作相思樹只要不把樹頭砍掉,就會重新發苗,對生態的影響較小。使用過的段木就堆積起來,做爲甲蟲覆育場所。他坦言,種植香菇22年,協會成立後纔想到覆育甲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