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上還是向下?銀行存款利率調整兩極分化 息差持續壓縮、高息攬儲難以爲繼 中小銀行怎麼辦?

財聯社3月1日訊(記者 史思同)“存款利率又上調了!”“額度有限,先到先得”“早存早收益”……存款利率一片調降聲中,部分銀行逆勢上調的動作格外“顯眼”。

財聯社記者注意到,在廣西、吉林等地區中小銀行率先跟進下調存款利率後,近期廣東、新疆等地區多家農商行、村鎮銀行也密集發佈利率調整公告,對存款掛牌利率進行不同程度下調。而與此同時,河南等部分地區也有多家機構仍在接連發布利率上調信息,大力招攬客戶存款。

對於上述利率升降不一的現象,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認爲,銀行利率調整動作兩極分化產生本質是攬儲能力的分化,部分中小銀行由於網點優勢不足,客戶渠道單一,公信力不如大行,使得他們被迫擡高存款利率以吸納儲戶資金。

不過,爲衝刺“開門紅”而進行的階段性上調也將會在“開門紅”之後迴歸下行趨勢。明明建議,在當前利率下行趨勢下,中小銀行需要持續拓寬攬儲渠道,擴大負債資金來源,積極挖掘潛在信貸項目,提高資產端收入,同時結合實際合理制定規模目標,避免盲目擴表。

一遍下調一邊上調,銀行存款利率調整動作兩極分化

隨着廣西、吉林等地區中小銀行率先跟進調整掛牌利率,全國多地區農村金融機構開始密集調整。近期,廣東、新疆等地區多家農商行、村鎮銀行以及農信社密集發佈利率調整公告,包括遂溪農商行、昌吉農商行、海倫惠豐村鎮銀行、土右旗蒙銀村鎮銀行等多家銀行在內,紛紛對各類定存產品利率進行不同程度的調降。

其中,昌吉國民村鎮銀行宣佈自3月1日起調整部分人民幣存款利率,如對公、對私定期三年期利率由2.95%調整爲2.75%,五年期由3%調整爲2.75%,分別下調20、25個基點;對私步步贏三個月利率由1.85%調整爲1.7%,六個月利率由2.05%調整爲1.9%,分別下調5、15個基點。

同時,梅州客家村鎮銀行一到五年期整存整取存款產品掛牌利率均有所調整,其中一年期利率由2.05%調整爲1.95%、兩年期由2.4%調整爲2.3%、三年期由2.7%調整爲2.65%、五年期由2.7%調整爲2.5%,其他產品利率不變。

“我們銀行存款利率已經降了,就今天開始的。您要是存款的話可以看看我們的特色存款,利率還是比較高的。”據梅州客家村鎮銀行一位客戶經理介紹,3月1日起,該行掛牌利率和特色存款利率均有所調整,但特色存款利率仍相對較高,並且根據起存金額的不同,利率也會有所不同。“特色存款是有門檻的,一般存的越多利率就越高。如果是新客戶的話會更高,1000元起存,三年期利率可達到3.1%。”

財聯社記者注意到,如梅州客家村鎮銀行般的部分銀行,存款利率雖然有所下調,但特色存款仍保持着較高的利率水平。與此同時,也有河南等部分地區中小銀行仍在逆勢上調存款利率,包括新鄉農商行、河南淮濱農商行、鄲城縣農信社在內等多家機構先後推出“存款福利”,大力招攬客戶。

其中,湯陰農商行近日發佈存款利率上調公告,一年期定存利率從1.95%上調至2.05%、兩年期從2.15%調至2.40%、三年期從2.35%調至2.65%。“主要是這幾個月‘開門紅’,我們利率上調也是爲了吸引存款,但後期肯定會降的,咱要是有存款需求建議早點過來存。”湯陰農商行一客戶經理告訴財聯社記者,每年“開門紅”這幾個月是銀行衝刺業績的關鍵時期,該行此次調整屬於階段性上調,預計目前利率只能維持到3月底左右。

息差持續壓縮,中小銀行如何解決“攬儲難”問題

“兩極分化產生本質是攬儲能力的分化,部分中小銀行由於網點優勢不足,客戶渠道單一,公信力不如大行,使得他們被迫擡高存款利率以吸納儲戶資金。”在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看來,近段時間以來中小銀行密集下調存款掛牌利率,是對去年年末大行調整利率行動的跟進。而銀行存款利率上調和下調的動作同時出現,主要是中小銀行自身攬儲能力分化的原因,部分中小行攬儲壓力較大,爲衝刺“開門紅”而階段性上調存款利率,吸引客戶。

同時,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也指出,少數銀行存款利率逆勢走高與其自身負債壓力有關,部分中小銀行積極負債應對寬信用,根據區域存款市場供需情況、自身經營狀況合理調整存款利率屬正常現象。但前提是要保持正常競爭,滿足自律組織要求及與銀行負債、淨息差等實際狀況相一致。

不過,受訪專家普遍認爲,利率下行是大勢所趨,尤其是近期LPR再次大幅調降,後續貸款利率顯著下行,銀行息差持續壓縮,未來存款利率還有繼續下調的必要。而此前未跟進去年第三輪存款利率下調的銀行,也預計將會在“開門紅”結束前後陸續調降。

然而在利率不斷下行、息差持續壓縮的背景下,競爭優勢本就不強的中小銀行該如何解決攬儲難的問題,在成本和規模間做好平衡,緩解自身息差壓力?對此,明明建議,中小銀行一是要拓寬攬儲渠道,擴大負債資金來源;二是要結合本行實際,合理制定規模目標,避免盲目擴表;三是要積極挖掘潛在信貸項目,提高資產端收入。

談及中小銀行未來的發展,明明認爲,中小銀行要藉助差異化競爭,發揮獨特優勢。具體而言,一是主動下沉,深耕當地,去尋找和覆蓋大行所忽視的客戶羣體;二是要提供定製化服務,增加客戶的綜合滿意度;同時,加強線上渠道的升級或維護,在合規的前提下發力線上渠道攬儲,優化客戶體驗。

“一方面,中小銀行對本地客戶和本地經濟的瞭解更深,更易於同當地居民建立情感聯結與信任關係,也能挖掘大行所忽視的行業機會和潛在客羣。另一方面,大行爲了控制管理成本的同時防範業務風險,會建立統一的規則流程;而中小銀行的決策鏈條相對較短,有可能通過定製化的產品來滿足客戶差異化服務需求。”明明進一步指出。

同時周茂華直言,部分區域中小銀行面臨內部治理不夠完善,經營能力有待提升,競爭力相對弱,融資渠道較窄,中間業務收入佔比低等難點。未來需要不斷完善內部治理,充分發揮地緣優勢,深耕區域市場,更好滿足區域市場多元化金融服務需求,促進資產負債良性循環;同時藉助數字技術等,創新金融產品和服務業,提升經營和風控能力。

本文源自財聯社記者 史思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