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在中國站穩腳跟,全球汽車巨頭找中國科技公司幫忙

5月9日消息,豐田、現代、梅賽德斯-奔馳等衆多全球汽車製造商正積極尋求與中國科技巨頭合作,旨在在全球最大且變化最迅速的汽車市場中重振旗鼓,並奪回市場份額。

近日,韓國的現代汽車和起亞宣佈了與百度的合作計劃,將共同開發適用於中國市場的自動駕駛和汽車軟件系統的地圖及人工智能技術。與此同時,日產汽車也宣佈將與百度在人工智能領域合作,豐田則選擇了騰訊,以獲取人工智能模型、雲服務和大數據方面的支持。

梅賽德斯-奔馳,面對其在中國這一關鍵市場銷量下滑的情況,計劃推出配備騰訊遊戲的高級娛樂系統車型,意圖把汽車打造成駕駛者的“個人遊戲廳”。

這些合作大多在剛剛結束的北京車展中宣佈,標誌着外國汽車製造商爲應對中國市場日益激烈的競爭環境所採取的戰略調整,包括應對持續的價格戰以及自動駕駛和軟件系統的快速發展。這些創新使得中國品牌在技術上達到了世界領先水平,去年中國汽車製造商的國內銷量首次超過了國外競爭對手。電動車的興起也逐步削弱了全球內燃機車製造商曾經的市場優勢。

香港建銀國際的分析師曲克表示:“外國汽車製造商意識到自身在中國市場的岌岌可危,他們不想失去這個市場,因此必須進行調整適應。中國電動汽車製造商能夠以相對較低的價格提供豐富的車輛功能,極大地滿足了消費者的需求,這對外國品牌形成了巨大挑戰。”

值得一提的是,自動駕駛技術成爲衆多中國企業的重點投資領域,他們常與精通大數據和AI計算的本土科技公司合作。而中國對數據的嚴格管控則阻礙了特斯拉等外資品牌推廣其領先的自動駕駛系統。

目前包括賽力斯、理想、小鵬和蔚來等在內的衆多本土品牌,都提供了某種形式的自動駕駛功能。

華爲最近推出的軟件系統支持輔助駕駛和停車等功能,東風、長安、賽力斯和吉利等本土汽車品牌計劃今年在其車輛中使用這一系統。

海通國際資深分析師姚書橋對此評論道:“致力於自動駕駛領域突破的外國企業來說,與中國科技巨頭攜手合作無疑是顯而易見的明智選擇。”

野村證券的分析師應重熙表示:“今年將成爲‘智能駕駛’功能廣泛在中國應用的關鍵年份。面對這一趨勢,外國汽車製造商必須加快步伐以跟上市場的發展。”

另一個競爭領域在於不斷演進的交互式控制系統。這些系統具備分析駕駛員健康數據與壓力水平以提供駕駛建議的能力,並允許駕駛員及乘客通過語音和手勢控制車輛系統。要打造出最優秀的這類系統,必須接入本地數據,例如用戶的駕駛偏好、以及中國的交通和道路情況。

建銀國際的分析師曲克強調:“只有中國的科技巨頭才擁有對中國用戶數據的獨家訪問權限。”

除了高端技術,一些更實用的車內功能,如卡拉OK、車載冰箱和按摩座椅,也在提升本土汽車品牌的創新形象,併爲全球汽車製造商在市場份額競爭中提供了寶貴的經驗。

諮詢公司GlobalData Automotive的亞洲預測主管曾志凌強調,在中國,開車已經從單純的移動轉變爲一種體驗,汽車不再僅僅是簡單的交通工具。他補充說,當司機從駕駛任務中解脫出來,他們自然期望能擁有更豐富的娛樂體驗。

最後,姚書橋表示:“對於外國汽車製造商來說,現在不是加入競爭,就是永遠留在起跑線上。”(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