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知道一所大學最好的專業,看這3方面就夠了

中國很多大學的名字概念化嚴重,通常是“地名”+大學,要不就是“理工”+大學、“科技”+大學、“師範”+大學。面對這些泛概念又沒特色的校名,家長和考生很難判斷院校特點和優勢專業。”

高考志願規劃師、青年人生導師張雪峰給出研判報考院校優勢專業的3個tips↓↓:

從碩博點判斷學校的優勢專業

請聽題:如果孩子分數一般,上了一所普通院校,50個本科專業,其中10個專業有碩士點。對於這所學校,最好的專業是什麼?

回答:顯而易見!肯定是10個有碩士點的專業。

作爲家長,在給孩子選專業時,一定要把專業後面有沒有碩士點和博士點全都列出來。這樣你就會發現,有的專業看起來分不高,但在這所學校它有碩士點、博士點;有的專業看起來錄取分很高,但它連一個碩士點都沒有。

所以,當孩子分數考得不錯,能上個211/985時,你就要看意向專業在這所學校是否有碩博點,如果連碩士點都沒有,就說明這個專業是這所大學新開的。相反,一些“雙非”院校,如果意向專業有博士點,就說明這個專業是學校相對比較好的專業。

“學校的哪些專業有碩、博點?”

“哪些學校,在我的意向專業上有碩博點?”

家長和考生可以從下面2個途徑查到相關信息:

方法1:專業查詢。浙江、山東、遼寧、河北和重慶五省考生,是以專業爲導向進行志願填報,即【專業+院校】模式。家長和考生要先錨定專業,再選院校。

假設你錨定計算機專業,想知道哪些學校在這個專業上有碩士點。你可以登錄【中國研究生招生信息網】,在網頁的最中央有四個字叫【碩士目錄】,點擊後會出現如下界面:

第一排左邊選省市,右邊選學校。這排可以先不管,第二排要仔細填選。

第二排左邊選學科門類,右邊選一級學科。計算機專業,在學科門類上屬於工學,就在第二排左邊選“工學”;計算機專業,在一級學科裡屬於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就在第二排右邊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然後點查詢,就能查到計算機專業在全國哪些學校有碩士點。

以上就是以專業爲導向,通過專業來查找哪些學校有相關專業的碩士點。

方法2:院校查詢。如果以學校導向,比如你想考青島科技大學,想知道這所大學哪些專業最好?此時,你可以登陸高校研究生院官方網站(碩博一般會放在研究生院網站,請找準“官方”字樣),找【招生專業目錄】,就會看到碩博階段的招生情況。每年8月到10月,高校會公佈自己的招生專業目錄,然後拿着研究生和本科生的【招生專業目錄】進行對比,你就能知道哪些專業好了。

從學校歷史判斷優勢專業

中國大學乃至世界上任何一所大學,都不是拔地而起的,也不會一上來某個專業就有碩士點、博士點,無一不經歷漫長的發展過程。說到大學歷史,先考大家一個問題:在中國近現代史上,第一所大學是哪所?

清華?北大?浙大?其實都不是!

中國近現代史上,第一所大學是天津大學,當年叫做北洋公學。1895年盛宣懷創建了北洋公學(北洋大學堂),也就是現在的天津大學。1896年盛宣懷到上海創辦了中國近現代史上的第二所大學“南洋公學”,也就是現在的交通大學。

話說上世紀50年代,爲支持西部建設,上海交大整體搬遷到了西安,剩下的校舍留給了不願意隨遷的師生,以及從同濟大學造船系獨立出來的上海造船學院的師生。所以,上海交通大學是當年南洋公學搬到西安後留在上海的那一部分,與上海造船學院一起,成爲了現在的上海交通大學。當年還掛着“上海造船學院”的牌子,後期換成了“交通大學(上海)”,而西安當地的則叫“交通大學(西安)”。可見,交大都是同根同源的。

中國大學變遷,歷經三次轉型

(1)西遷

說到西遷,跟抗日戰爭有關,也說明學校成立得比較早。抗戰時,日本侵略者從東向西侵略中國,而當時中國大多數的大學恰巧集中在東邊,如北京、天津、上海等地,根據抗戰形勢,就不得不向西邊搬遷。

大家熟悉的西南聯大(清華、北大、南開合併而成),由長沙搬遷到昆明後,得到了當地政府和老百姓的大力支持。抗戰勝利後,西南聯大搬回北京、天津時,將西南聯大的教育學院留在了雲南,支持雲南當地的教育事業,就是現在的雲南師範大學。所以,每當西南聯大舉辦一些紀念活動時,雲南師範大學也會積極參與,因爲它們本是“一體”。事實上,當年西遷的除了西南聯大,還有東北大學、同濟大學、復旦大學、中山大學、浙江大學等等,他們都經歷過西遷。

經歷過西遷的大學,基本上都成了當下中國頂樑柱級別的學校,當然也有一些例外。這些例外,就發生在第二次轉型期間的院系調整

(2)1952年院系大調整

新中國成立以後的1952年,我們效仿蘇聯,進行高等教育改革。一些綜合型院校被拆分成專業型院校,宗旨是培養專業型人才。比如清華原來有文學院,有社會人文學科,經過調整,把清華的社會人文學科調給了北大,北大把自然科學學科調給了清華。造成了現在,清華工科極強但文科稍弱,而北大文理科極強但工科偏弱的局面

最令大家惋惜的是,國立中央大學在1952年被拆分成了十幾個部分,分別成爲今天中國各行各業各領域的名校,如現在的南京大學、南京師範大學、南京農業大學、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東南大學、江南大學、江蘇大學的一部分等等,都有當年國立中央大學的影子。所以,在江蘇會出現“九校同慶”的一個現象,九所大學的校慶日是同一天,這9所大學都是1952年國立中央大學拆分的產物。

客觀講,經歷1952年的院系大調整,大多數院校“失血比較嚴重”,如同濟大學。同濟大學最早叫同濟德文醫學堂,在1952年院系調整後,以土木爲優勢學科。當年,南方所有大學的土木專業都劃歸給了同濟,導致同濟現在的土木非常強,醫學卻整體搬到了武漢,後來併入華中科技大學。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同濟醫院,就是這麼來的。

地方綜合性大學的實力,經過1952年院系大調整後,也被普遍削減,最典型的是山西大學。想當年,山西大學堂是非常厲害的,可以說現在山西省內的大多數學校都是當年山西大學堂拆分出來的,如山西醫科大學、山西師範大學、太原理工大學等。雖然山西大學以一己之力,撐起現代山西的高等教育,但最不可思議的是,如今的太原理工學院是211工程大學,而山西大學這個母體卻什麼都不是。其實,同樣命運的還有廣西大學,當年的廣西大學實力也很強,經過各種拆分後,現在廣西大學已不復當年地位。

1952年院系大調整後出現了一批電力大學、紡織大學、機械學院、兵器學院等,而社會人文學科在調整後有所削減,比如社會學基本沒有了,法學集成爲“五院四系”,即五個政法學院,加上四所大學的法律系。

事實上,1952年社會有其自身的改革背景和需求,國家要快速完成從農業化向工業化的轉型。新中國剛剛成立,各行各業百廢待興,同時還在抵抗帝國主義侵略,大力發展工業生產勢在必行。這樣的大環境大背景下促成的院系大調整,很難簡單地定義其好或是不好。但不得不說,經過1952年院系大調整,爲中國培養並儲備了大批工科人才,這是工業化強國的基礎。

總地來說,中國目前的大學教育模式是複製前蘇聯的,而前蘇聯的高等教育模式又是效仿德意志的。所以,我國現在的高等教育模式又被稱爲“洪堡式”教育模式。我們希望孩子上大一時,錨定好一個專業,經過四到五年的努力學習後,成爲一個專業人才。這種“洪堡”模式以培養專業人才爲基礎,人才的綜合性相對就沒那麼好。與“洪堡”模式相對應的,就是英美高等教育實施的“紐曼式”教育模式。

“紐曼”模式,並不要求學生在上大學時一定要錨定某個專業,而是更注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所以,你會發現在國外讀完土木專業的本科後回國,幾乎不具備什麼專業知識或專業水準,專業能力可能也不如國內學土木的學生,但綜合能力可能會比較強,這就是國內外高等教育制度差異帶來的區別。

隨着我國綜合國力的提升,我們已經成爲工業化強國,此時我們要向世界發達國家邁進,我國的高等教育也必然要進行一系列改革,這就是上世紀90年代末的院系合併。

(3)上世紀90年代末的院系合併

上世紀90年代末,中國高校經歷了一個大合併浪潮。標誌性事件是1998年,浙江大學、杭州大學、浙江農業大學和浙江醫科大學四校合併爲現代新的浙江大學。合併之事,在當時受到了廣泛關注和評論。試想如果4校不合並,也許浙江現在就不是這樣一個高等教育的局面,很可能會有一所985和4所211,但合併後就只有一所985/211就是浙江大學。所以,四校到底該不該合併,在中國高校史上始終有着非常大的爭議。但我覺得,四校合併無可厚非,因爲1952年院系大調整時,浙江大學本身就拆分成了這四所學校。後來四校合一,也是很多浙江大學老校友希望看到的局面。

1998年浙江大學合併後,全國範圍掀起合併浪潮。比如我的母校鄭州大學,也是由當年的鄭州工業大學、鄭州大學、河南醫科大學三校合併爲現在的鄭州大學。合併後,鄭州大學實力得到了極大增強,現在也成爲了“雙一流”一流高校序列範圍內的學校。那你知道鄭州大學什麼專業最好嗎?有同學會猜我學的“給排水”專業,肯定不是。實際上鄭州大學最好的專業是化學專業。這同樣跟鄭州大學的歷史有關。

當年河南省把省會從開封遷到鄭州後,想在新省會創辦一所像樣的大學,於是河南省政府就希望把外省的一些高校弄到鄭州來,於是就盯上了山東大學,希望把山東大學整體搬遷到鄭州,組建新的河南大學或新的鄭州大學。後來由於各種原因,計劃沒能落地,但山東大學承諾河南省政府可以援建鄭州一所高校,這是中國高校史上第一次出現“援建”這個詞。後來,就山東大學把自己的幾個院系搬到鄭州,把幾個院系的老師派去幫忙成立學院。此舉後來被很多學校所效仿,比如內蒙古大學、深圳大學、寧波大學。

1956年山東大學的教務總長、化學系系主任劉椽教授到鄭州考察,援建了物理、數學、化學三個系,這也是鄭州大學最早成立的三個系。由於山大教務總長劉椽教授的加入,化學系成了鄭州大學最好的專業,直至後來鄭大化學系培養出了自己的第一位院士

中國大學普遍還都經歷過改名,比如浙江理工大學,最早叫杭州蠶學院,後來改爲浙江紡織絲綢工學院。所以,你從大學名字的沿革過程中就不難發現,這所大學最好的專業肯定是紡織。但並不是所有“理工”大學的優勢專業都是紡織,比如北京理工、瀋陽理工、重慶理工,這些院校的命名是由原兵工部的直屬院校改過來的,所以優勢專業是軍工類。還有一類如青島理工大學,最好專業是土建。“科技”類大學也是同理,比如北京科技大學原來叫北京鋼鐵學院、內蒙古科技大學原來叫包頭鋼鐵學院。這些由“鋼鐵學院”改名的院校,最好的專業是冶金工程、金屬材料工程,而青島科技大學最好的專業是化工和材料,因爲它此前是化工部的直屬院校。

綜上所述,中國大學幾乎都經歷過上述三個階段,要麼是從成立到西遷,要麼是經歷過院系大調整,要麼就是經歷合併(包括改名)。我們可以通過學校的歷史,也能瞭解一所學校哪些專業比較強。

從軟實力判斷學校優勢專業

軟實力就是老師!老師是一所學校最寶貴的財富!

老師在一所學校的成長路徑是這樣的:講師—副教授—正教授,以及諸多榮譽稱號,如長江學者、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兩院院士等。如果一所學校有個別長江學者或兩院院士,那這所學校就非常厲害,優勢專業一定是長江學者、院士所在的那個專業。

當你登陸一所大學的官方網站時,最好看一下這所大學師資團隊介紹,哪些是院士,哪些是長江學者,這些老師是研究什麼專業的等等,做到了然於胸。

【案例答疑】

1、專業有了碩博點,就一定要報嗎?

張雪峰建議:你自己看着辦。比如中國石油大學最好的專業一定是石油勘探、地質勘查類的,但就業環境和條件可能並不理想。尤其是理工類專業,專業就業的對口性極強。換句話說,你上什麼專業就幹什麼行當。所以一定要想清楚,

2、211/985大學招生連碩士點都沒有的專業,要報嗎?

張雪峰建議:具體情況具體分析。首先要看學校是按大類招生還是按專業招生。211/985的理工類一般按大類招生,如果你報的某一細分專業確實沒有碩士點,但大類很好,你的專業是大類下的相關專業,那就可以報,如計算機、電信就屬於這種情況,但材料類專業就要非常慎重。

3、人文社科類的同學,報理工類院校的經管類專業合適嗎?

張雪峰建議:可以。人文社科類專業在就業時很少有專業門檻比較低,而985高校會給你非常強的學歷背書。所以,這類理工院校的人文社科類專業是可以報的,尤其是經濟類、管理類,但一定要向工學專業靠攏。比如工程造價專業,就要報土木比較好的學校;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就要報計算機比較好的學校;物流工程與管理,就要報交通比較好的學校,或原國家商務部的直屬院校。所以,985的管理工程類一定值得報!它是工學與管理學的結合,不但值得報,你還是個複合型人才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