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道病怕冷?醫生教你打寒冬"保胃戰"

氣溫驟降下,平時有慢性消化道疾病的小夥伴可能會出現胃痛、胃脹、腹痛、反酸、腹瀉等,甚至會因消化道出血而去看急診。消化道疾病爲啥怕冷?天寒地凍,如何打響“保胃戰”?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脾胃科劉鳳斌教授進行解答。

天氣寒冷會引起消化道黏膜血管收縮

劉鳳斌介紹,都市人羣由於不規律飲食、工作壓力大、精神緊張,包括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在內的消化道疾病發病率很高。大部分患者平時沒有明顯不適,但是冬季天氣突然轉冷,消化系統疾病就容易復發或加重,甚至發生出血。

這是因爲較低的氣溫容易刺激機體交感神經興奮,引起消化道黏膜血管收縮,造成黏膜缺血缺氧。這時患者會表現爲上腹脹滿、胃脘部冰涼或疼痛、反酸、燒心。潰瘍一旦侵犯到胃壁毛細血管,就可能引起出血(大出血或慢性出血)。

“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出血常見的症狀有黑便、頭暈、乏力、臉色蒼白、嘔血、出冷汗、血壓下降等。”劉鳳斌提醒,若出現上述症狀,一定要及時就診,否則,隨着出血量增大,可能會引起休克,甚至危及生命。

熱性體質過於溫補易出現消化道出血

都說“圍爐聚炊歡呼處,百味消融小釜中”,火鍋、羊湯、涮肉是溫暖過冬必不可少的儀式感,廣東人還喜歡用人蔘、黃芪等滋補藥材煲一窩暖暖的藥膳煲全家人享用。消化道疾病患者還能不能好好享受這些美食了?

劉鳳斌提醒,冬季美食多有溫補功效,對於體質本身就偏熱性的人羣就可能積熱在裡,進而導致血熱,血熱之邪妄行,容易損傷胃絡。這也就意味着會增加消化道出血風險。因此,他提醒,本身有消化道疾病的人羣冬季進補一定要適度。

有消化道疾病的人羣冬季該如何照顧好身體?劉鳳斌建議,首先要注意保暖,腹部避免受涼,避免吃生冷食物損耗陽氣,從而引起胃痛、胃脹。其次,要避免吃難消化的、過酸、過甜的食物,或者是過多的肉食等,以免引起消化不良。第三,冬季食療一定要根據自己的體質有的放矢。對於體質比較弱的人羣最好吃一些比較平性的食物,比如淮山、芡實、百合,其中淮山既可以養陰又可以健脾,特別適合冬季食用。對於平時容易口乾舌燥的人羣可以吃點石斛、白茅根、玉竹、西洋參等。對平時溼熱比較重、容易口乾口苦、排便不通暢、舌苔黃膩的人羣,平時煲湯時候可適當加一些清熱祛溼的食材,如溪黃草、綿茵陳、火炭母等。對於容易手腳冰涼、陽氣不足的人羣,就可以適當吃些當歸生薑羊肉湯來溫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