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也可成策展人 廣達文教基金會推「設計學習」

今日下午紀錄片《六又二分之一點子實驗室》首映,呈現廣達文教基金會的「設計學習」理念。(廣達文教基金會提供)

廣達集團董事長林百里的題字「拾」,已轉製成NFT。(廣達文教基金會提供)

今日下午紀錄片《六又二分之一點子實驗室》首映,呈現廣達文教基金會的「設計學習」理念。(李欣恬攝)

在臺上侃侃而談創作理念,引導觀衆欣賞作品,從創作發想、蒐集素材到成果發表,策展不再是隻有成熟藝術家能完成的事,透過啓發和帶領,小學生也能成爲策展人,今日下午紀錄片《六又二分之一點子實驗室》首映,呈現了這段教育現場難得可貴的過程。

廣達文教基金會執行長徐繪珈表示,10年前基金會引進美國史丹佛大學設計思考理念,並邀請臺北教育大學教授呂金燮組教學團隊,以「設計本位學習」(DBL)的問題導向及任務導向,以策展概念轉動教育和學習,讓老師用不一樣的思維,帶小朋友學習。

徐繪珈表示,這對參與計劃的小朋友而言,是學生生涯裡有趣的轉捩點,對教師而言,也是改變教學方式的轉捩點,「整部作品用了一年拍攝,兩年剪接,很希望能讓大家用很短的時間瞭解設計學習理念如何進行,以及小朋友們的收穫。拍攝團隊也跟我們一起成長,我們影響的不只有小朋友,還有大人。」

教育部次長蔡清華也出席紀錄片首映現場,他表示,這樣的教學模式翻轉了以往「老師講課,學生聆聽」的教學方式,也迴應着108課綱,「108課綱最大的精神,就是把學習權還給學生,讓學生可以根據他們生活的經驗取材,把他們的想法透過能使用的工具展現出來。」

《六又二分之一點子實驗室》的導演爲吳米森,執行導演爲蔡翔,影片裡記錄了臺北碧湖國小、臺中善水國小、嘉義美林國小參與計劃的過程。

蔡祥表示,三所學校都各有特色,而團隊把整部紀錄片定位爲工具書,「『設計學習』的範圍很大,要怎麼執行,我們從一開始的工作坊,到如何改變觀念、設計學習,就有一個明確的想法。」

蔡祥表示,他也被帶隊的老師們感動,「老師們也有自己的轉換過程,但是他們面對學生時,是用一種一對一陪伴的方式,針對每個學生不同的狀態指導,那很動人。」

值得一提的是,首映會現場也舉辦廣達設計學習十週年頒獎典禮,並公佈廣達集團董事長林百里的題字「拾」,已轉製成NFT,並頒發給十位得獎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