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藝術到科技 廣達設計學習引領教育新思路

美林學生進行淹水狀況的模擬。(廣達提供)

設計學習論壇教練合影。(廣達提供)

廣達「設計學習」計劃推展七年來,從藝術策展任務邁向以「AI」爲主導的數位策展任務,一路秉持PBL(Project based learning)問題導向的學習方式,結合設計思考轉化出來的教育創新方案,協助教師從「逆向思考」聚焦各校的關鍵概念,透過「學習設計師角色,引導學生如何學習?讓學生在「玩真」的情境中學會應用,進而打造出一個真實的策展任務。

計劃每年徵選出十八所學校,從教師培訓到帶領學生成果產出,全程從無到有需要一年的時間去逐步實踐,這種走在世界教育前端的轉動教學行動方案,作法早先教育部去年纔開始推動的108新課綱。廣達文教基金會是落實董事長林百里「科技爲我用,人文我心。應用科學求是,人文科學求同,未來亟需兩者平衡」的理念,積極扮演好「教育創新促進者」的角色,爲臺灣教育現場理出一條新思路

連續四年參與廣達「設計學習」的嘉義縣美林國小,首次嘗試數位策展任務,掌握「以終爲始,逆向設計」原則,展現如何知水、制水、治水的設計成果 ---「2030智慧水流特展」。美林國小透過數位工具解決社區暴雨釀災的問題,藉助「同理定義、構思、原型實驗歷程,以及運用運算思維「遇到問題,調整改變就會更好」的實驗精神,讓學生理解「AI」可以載舟,也能覆舟,就如同掌握水動力的智慧。

在最短的時間及有限資源條件下,挑戰高難度的數位任務,以設計學習精神把學習與解決問題主權交給學生,融合策展思維,將解決問題的歷程用設計思考去突破數位任務與策展任務的藩籬師生從社區踏查、訪問出發,瞭解過去「水是如何動?」、「哪些地區水災最嚴重?」,並從大師作品中,學習如何讓水流動的聰明方法,最終打造出各式警示裝置

廣達文教基金會執行長徐繪珈表示,從學生策展歷程與最終作品表現可以清楚透析教師對學生自主探究過程的支持,成果中又具體看得到學生「運算思維」的經歷,充分展現教師團隊掌握了以設計學習引領學生運算思維學習的設計能力。這就是「設計學習」計劃所重視的「逆向思考」的關鍵。

歷年爲十八校舉辦的「設計學習」實體聯合成果展覽與論壇,因應今年的新冠疫情全部轉爲線上辦理,正好吻合科技教育的推動,本屆論壇的亮點,是蒐集了所有參與本次計劃學校執行過程中所遇到的難題,並歸納成「任務情境與規準」、「點子實驗室」、「逆向設計,以終爲始」三大主題,在有深度地透過專業教練團的提問和在線參與教師的相互交流下,一一爲臺灣教育現場的付出者提供了最適切的「問題解決」辦法,6月14日下午的這場論壇一共吸引來自全臺國中小教師二百多人蔘與分享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