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戶銀行選哪好?專家曝「各家特色大pk」 出國換匯首選:臺銀、兆豐

投資儲蓄適合的銀行不同。(圖/記者紀佳妘攝)

記者林妤柔綜合報導

銀行活動千百種,該找哪家開戶比較適合自己?財務顧問蕾咪分析官股銀行、民營銀行、外商銀行的各家特色建議從自身用途來看,如生活費帳戶可選手續費少的銀行,想定存、儲蓄就找利率較高的銀行,投資則可選擇手續費低的銀行。

與銀行穩定往來有許多好處,當資金集中在某幾家特定銀行,對方金流進出比較有把握,未來若需要貸款或處理相關業務的時候,就比較容易通過;反之,資金太過分散,導致各家銀行都不瞭解貸款人財務狀況,授信上會比較繁瑣。

公股銀行常跟政府政策同步。(圖/達志影像示意圖

銀行到底分成哪些?蕾咪指出,銀行有所謂的央行、官股銀行、民營銀行、外商銀行,央行主要管轄臺灣貨幣政策的單位,一般民衆較少接觸到;官股銀行(公股銀行)的股份大都由政府持有,八大行庫就是公股銀行,分別爲臺灣土地銀行臺灣銀行兆豐金控、臺灣企銀、第一銀行、彰化銀行、合作金庫銀行、華南金控。

因爲政策的關係,政府刻意讓這些銀行專業化,蕾咪舉例,例如臺灣銀行可能是有實體黃金的銀行、兆豐銀行是臺灣銀行界外匯龍頭、做土地相關貸款找土地銀行可能相對簡單、中小企業或企業貸款則可找臺灣企銀。

民營銀行部分,則有中國信託銀行、玉山銀行、國泰世華銀行、臺新銀行、富邦銀行、永豐銀行。蕾咪指出,玉山銀行的第三方支付像Paypal、支付寶設備整合較完善,臺新銀行有名的是Richart、數位銀行部分;由於民營銀行有生存壓力,對數位化跟民衆相關服務的佈局會比較早。

▲民營銀行對數位化的佈局比較早。(圖/達志影像)

最後是外商銀行,有花旗銀行、匯豐銀行、星展銀行、澳盛銀行、渣打銀行等,專攻財富管理專戶較多,所以辦信用卡的條件較嚴苛,核卡標準也較高。蕾咪表示,申辦信用卡會發現本土銀行可能給的利息利率較低,但外商銀行就高很多,做外匯相關往來可能較方便。

蕾咪表示,花旗屬於美商,在全球速匯是零手續費來通行資金;英國匯豐則用一日或一小時內到帳的方式,快速往來國際資金;有些人若有更進階的需求,好比貿易往來需要信用狀,則以最常往來的銀行有無國外分行決定。

一般人大部分的需求可能是出國換匯,八大行庫的臺銀、兆豐匯率通常最低也最優惠,如果喜歡用手機跟網銀,蕾咪則分享自己較常用富邦、玉山跟臺新。前陣子因爲疫情關係有紓困方案,官股銀行則較早執行,好跟政府政策同步;若想辦第一張信用卡,可考慮民營銀行,核卡標準較低、較容易辦到。

蕾咪建議,如果真的沒有頭緒該找哪間銀行,可先考慮去家中附近的銀行開戶,等到使用一陣子之後,習慣之後再看是否有更適合的選擇,因爲銀行滿吃地域性,說不定離家最近的纔是最適合自己的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