卸任總統被起訴 民主政治魔咒?
(圖/美聯社)
美國總統拜登宣佈將競選連任,可是他心中應是忐忑不安的。除了民調顯示6成以上的美國民衆反對他競選連任之外,美國面臨的國際與國內環境挑戰日亟,而更讓拜登困擾的則是川普陰影再度浮現。
川普日前被紐約大陪審團起訴,成爲史上首位面臨刑事指控的美國前總統。雖然起訴書中所列罪狀不堪入目,但弔詭的是,他被起訴後支持率卻大幅上揚。真是如網民諷稱「川普不壞,美國人不愛」,尤其是共和黨員?
2016年川普與希拉蕊競選總統,臺灣友人聊到此事大多不喜川普,較支持希拉蕊。而我卻希望川普當選,理由是:「讓美國人自己嚐嚐民主苦果的味道」!我絕非反美,相反地,因知美甚深,才寄望美國能從長期在國際間「推銷美式民主」的傲氣中覺悟反省,這也有利於美國與他國關係。而今「川普苦果」已造成美國社會分裂,尤其卸任總統遭起訴,美式民主的品質已逐漸步向「資淺民主國家」的後塵。
首先是美國後院拉丁美洲。近兩年內先後有瓜地馬拉、宏都拉斯、薩爾瓦多與秘魯的總統分別遭定罪判刑與入獄監禁,甚至引渡美國受審。早期還有3名厄瓜多爾前總統在卸任後逃亡海外的前例。
然而也有敗部復活者。諸如哥倫比亞、阿根廷與巴拿馬都有前總統被起訴後,轉任參議員或副總統,甚至將於2024年競選總統的例子。其中最戲劇化的就是巴西總統魯拉。魯拉在兩任總統期間因腐敗指控被定罪入獄,但他設法在獄中運作政治力量反擊指控,終於證明檢察官政治化,在2021年成功推翻了原判,贏得了去年大選。有人戲說:他應該是川普最想效法的對象!
無論如何,「總統變成犯人,甚至再變成總統」似乎形塑了世人對於「拉美民主政治」的普遍印象。影響所至,甚至危及臺灣在中南美洲的外交佈局。由於押寶錯誤、豬羊變色,導致臺灣的邦交損失。這種「附帶損害」,國人應不陌生。
除了拉丁美洲,亞洲也有類似例子。韓國曆任總統除了流亡美國的李承晚、遭暗殺的朴正熙與被軍事政變推翻的崔圭夏以外,其餘包括全斗煥、盧泰愚、盧武鉉、李明博與朴槿惠等人,全部官司纏身,無一善終,甚至還有自殺身亡者。現任總統尹錫悅在競選時揚言將清算前任文在寅任內弊案,無怪乎後者去年卸任後,隱居種菜,自貶形象、博取同情,旨在脫卸「青瓦臺魔咒」。
臺灣實行民主化多年以來,也逐漸蘊生出「卸任總統被起訴」的輪迴。陳水扁與馬英九兩位前總統,卸任後先後遭訴;幾次出庭甚至應訊被銬的場景,國人目睹之餘不禁喟嘆:雖然法治彰顯了民主真諦,但這是臺灣人爭取多年後得來的民主所希望看到的結果嗎?
上述起訴案件,全與各國政治文化及社會演變有關。邱吉爾有句名言:「對政治領袖無情,是偉大民族的象徵」。隨着世界民主實踐的質變,政治領袖與人民間相互容忍的門檻越來越高。兩者關係從合作漸趨猜疑,甚至對立,似乎是不可逆轉的現實。這也是越來越多民主國家容易產生社會分歧、仇恨值上升的主因。
蘇格拉底曾警告,民主不是神聖而無瑕的制度,它一不小心就會變成「暴民政治」。這話主要是站在希臘君主立場所講,可是從今日選民的角度而言,沒有「暴君」,哪來暴民呢?
臺灣明年將要選新總統了,選民與競選者都該思考一下這個問題。畢竟,苦命的「這個國家」內外蜩螗,我們要選一個總統爲我們安身立命呢?還是最終與之對薄公堂?(作者爲前大使、國立清華大學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