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鑫集成馬君健:中國新能源產品全球佔比已超80%

9月23日,由本站財經主辦的“2023本站財經ESG趨勢論壇”在深圳舉行。本屆論壇主題是“凝聚ESG共識、聚焦關鍵行動”,由廣州市綠色金融協會、深圳市南山區金融行業協會、大灣區碳中和協會提供支持。來自ESG國際組織、評級機構、學界、企業界的嘉賓出席了本次論壇,並基於ESG議題發表重要演講與深入交流。

協鑫集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董秘馬君健在論壇上表示,中國的新能源產業,中國大陸的新能源產品已經佔到全球的80%以上;如果算上在東南亞區域的一些產能和產品,我們在光伏領域應該佔到全球的90%以上。

馬君健認爲,作爲這樣一個產業,我們一定要走出去,更多地參加國際化ESG的一些治理體系和治理組織。同時我們要引進來一些比較權威的減碳機構,這也是對於我們這個行業、這一領域的一些歷史性機遇和機會。

以下爲現場實錄:

馬君健:大家下午好!我是來自協鑫的馬君健,協鑫是全球一體化領先的新能源企業,我們在光伏領域、氫能源領域、鋰電領域等圍繞企業的綠色化轉型和全球能源轉型作出自己的一些技術上、行動上的努力,謝謝!

馬總,可能要從企業的視角來看看,你們在全球的競爭市場中如何真刀真槍的進行拼殺了。

馬君健:謝謝田總。協鑫是一個全球化的企業,在全球78個國家和地區有分支機構。我們的終端產品60%以上都是出口在海外的,我們本身旗下也有4家上市公司,也是境內境外資本市場一個重要的參與者。ESG和低碳轉型這樣一些主題,協鑫也做出了自己十幾年來的一些實踐,我們總結了幾點原則:1.國際化是起點/必修課;2.基本底色是綠色化;3.根本手段/關鍵抓手在於數字化;4.根本的動能在於技術的創新。國際化、綠色化、數字化和技術創新是協鑫集團在低碳轉型和ESG治理方面四條根本的準則。

在國際化方面,因爲我們出口會比較多,和國際市場會有很多交流。如果我們要有效的參與資本市場,在ESG的一些冠標、對標、準則方面,肯定要擁抱規則,全面按照ESG的各項準則進行落實。

在綠色化方面,協鑫主要提供光伏產品,在海外有非常大的市場。“十四五”期間協鑫除了硅能源外,在氫能源、低碳建築解決方案、綠色交通解決方案提供了一系列綠色化創新型的產品。

在數字化方面,碳的捕捉、計量是非常重要的話題,協鑫在全過程、全鏈條的進行上鍊,進行數字化的處理,把協鑫生產製造、企業運營、企業內部管理的各個環節進行碳的精確計量。

最後一塊是創新。現在協鑫代表一系列光伏企業,從原材料到終端,對電的消耗大約在0.4度。但我們生產的光伏類的產品在30年的生產週期內能產生超過100度的電力性的產品。換句話說,我們的產出是生產投入的100倍以上。協鑫在技術的創新上,是作爲降碳、減碳和碳中和的根本動力。像我們的顆粒硅產品,在能耗方面要比傳統的工藝方法降低75%甚至更高的水平,所以說我們根本的動能還是要依靠技術創新。

這是協鑫在國際化、綠色化、數字化和技術創新作爲低碳和ESG治理準則方面的幾點思考和實踐,謝謝!

主持人:接下來請馬總從企業角度談談面對ESG的披露,給機構投資人,面向市場,你們在實踐過程中是怎麼做的,或者有些怎麼樣的難點和痛點,可以跟大家分享一下。

馬君健:現在ESG的評價標準非常多元化,協鑫做ESG和低碳轉型並不是受到外部監管上的壓力,或者同行的壓力,更主要的是提高自主競爭力的核心手段。

爲什麼這樣講?因爲從協鑫過去發展的歷程來看,是因爲協鑫擁抱了新能源,擁抱了“雙碳”賽道,協鑫才能走到今天。

協鑫的火力發電量也非常大,但如果我們過去抱殘守缺,抱着傳統的能源,那肯定沒有今天協鑫的規模。

第二點,企業在低碳和ESG轉型過程中,必須從深綠走向深藍。ESG可以借能源轉型和其他方面的手段,最核心的是企業自己核心的競爭力,沒有自己在能耗、碳溯源等各個方面的核心競爭力,就不可能實現深綠企業的轉型。當然,在這個過程中,也面臨着一定的困惑和挑戰。

第一方面,因爲我們面向的市場非常多,70多個國家和地區,分佈在全球的各大洲。第一方面的問題是ESG評價標準和主體非常多雲,這裡面有投資人代表、監管機構、評級機構、區域化不同的評級標準,比如在美洲區域、歐洲區域、東南亞區域等等。這個多元化的標準,我們要做出一份符合所有標準的報告,這個挑戰是非常大的。十年前我們做報告時主要是做一個CSR,發一箇中文版的報告已經足夠了。這幾年基本上是中文、英文、日語三個語言版本的ESG報告,但我們的同事還不斷地反映遠遠不夠,各個地方的標準要增加的內容也非常多。

第二個方面,要實現ESG的轉型,協鑫發揮我們自身的領頭雁的作用。但供應鏈來源、上下游合作伙伴,因爲我出售的是一些終端產品,在我自己內部的控制上,在我自己內部的全流程、全覆蓋上,可以努力實現自主可控,但在上游供應商、綠色運輸,下游綠色運輸等等各個領域,要實現綠色的符合ESG治理標準的生態體系,可能這是對於我們來講第二個比較重要的挑戰。謝謝!

主持人:非常感謝莊總的分享。因爲EDI是非常重要的,特別是它是可控的部分,相對於E,很大程度上還是基於科技創新,真正的突破性發展,我們在整個ESG領域確實有很多可以做的,會提供給我們的員工更多的獲得感,從而更好的實現更大的ESG的目標。

接下來馬總。

馬君健:大家知道,中國的新能源產業,中國大陸產的新能源產品已經佔到全球的80%以上。如果算上中國人在東南亞區域的一些產能和產品,我們在光伏領域應該佔到全球的90%以上,中國的企業爲全球的新能源轉型、低碳轉型發揮了非常非常重要的一些作用。

作爲我們這樣一個產業,一定要走出去,更多地參加國際化的ESG的一些治理體系和治理組織,要和現在的新能源行業的地位相匹配起來,承擔更多責任。同時我們要引進來。我們看到過類一些比較權威的減碳機構,要有本土化的、知名的、具有公信力的機構,我認爲這也是對於我們在這個行業這樣一個領域一些歷史性的機遇和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