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正一》臺灣面對新兩岸4地關係

臺灣現在所處局面,就是一個嶄新的兩岸4地關係,兩岸就是太平洋東西兩岸,4地就是美國日本大陸、臺灣。

拜登就任美國總統後,我們可以看到的一幅遠景是,世界趨向穩定,各個區域的經濟發展地緣政治的互動,大國與大國之間的競逐,都將是一個相對容易預測的未來。我們終於可以喘一口氣,世界各個領域的發展終將各歸其位,彼此存在的是競爭和合作的關係,而不是對抗或消滅的零和。這樣的世界,纔是我們要的世界,多元、競爭、和而不同、彼此都是地球村的一分子

川普的4年總統任內,以及他很不光彩的落選和去職,我們終於明白,民進黨和蔡英文爲了勝選運用國家行政資源,塑造抗中、反中、仇中的民粹聲勢,製造恐中懼中的氛圍,終於贏得臺灣的大選,背後的藏鏡人原來就是川普總統。

臺灣人民的無知付出了巨大的代價,成全了一個民主獨裁的怪獸。冷靜回想一下,民進黨和蔡英文的這齣戲,如果不是拜登當選,真不知會鬧到什麼谷底。幸好,民主龍頭的美國,這次展現了另類民主倫理秩序,把一個個人利益置於國家利益的民主獨裁者,用選舉和法治將他趕下臺。

臺灣的政治人物,特別是蔡英文和民進黨,應審視臺灣人的前途和未來,重新思考臺灣應如何面對北京政府的促統壓力

臺灣現在所處的局面,就是一個嶄新的兩岸4地關係。兩岸就是太平洋東西兩岸,4地就是美國、日本、大陸、臺灣。這個新的兩岸4地,和過去俗稱的中國大陸、香港澳門、臺灣等的兩岸4地,當然是不一樣。過去的兩岸4地因爲香港和澳門的迴歸中國主權,所以現在只剩下兩岸兩地的大陸和臺灣。

現在的中華民國政府真正要考慮的是新兩岸4地關係。臺灣必須認清自己的綜合國力、生存的發展和條件,纔有可能獲得國泰民安。否則一定處處遇到難關,永遠陷於薛西佛斯困境中,不得超生。

新的兩岸4地關係,一般理智又負責任的臺灣知識分子普遍認爲臺灣應該是親美、友日、和中,表面看來確實是如此。因此民進黨和蔡英文的抗中、反中、仇中的政策,根本就是搞選舉、民粹的手法,現在更因爲拜登的上臺,已經玩不下去了。

臺灣現在不論誰在臺上,我們想反問,「和中」有這麼容易嗎?因爲「和中」的基本條件就是維持臺海現狀,這個現狀就是中華民國政府以及一箇中國的共識臺灣當局如果無法體認這件事,「和中」的基礎就沒有了。日前立法院還有時代力量立委提案要修改國徽,這就是破壞臺海兩岸的現狀。修改憲法意圖退出一箇中國版圖企圖,更是等而下之。因此「和中」的消極條件,就是不動臺灣目前的政治架構體系

從積極層面來看,「和中」就是臺灣當局必須有一箇中國的認知,亦即接受「九二共識」,不論是一中同表,一中各表,都必須有一箇中國的共識,亦即「九二共識」的共識,否則,如何求「和中」?

如果北京政府的「和美」策略成功,北京對臺灣再施加的壓力,就是向美國和臺灣拋出和平統一的基本策略,例如「國家統一法」,臺灣當局將如何面對?因爲美國人始終堅持,臺灣海峽現狀的改變必須訴諸和平手段。民進黨當局真的要清楚,北京尚未向臺灣拋出要求和平統一的具體辦法。

此「和中」,不是說說而已,臺灣當局要重新確認「九二共識」或「一中原則」,也許是新兩岸4地的一個好開始,否則臺灣仍然是前途茫茫、霧霾重重。

作者爲中華戰略學會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