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留中國城遺構融入親水廣場 河樂廣場2月問世

斥資1.4億元打造「河樂廣場」成爲市區最大親水廣場,並保留中國城建遺構。(臺南市都發局提供/曹婷婷臺南傳真)

「河樂廣場」將成市區最大親水廣場,並保留中國城建物遺構,夜間景觀迷人。(臺南市都發局提供/曹婷婷臺南傳真)

中國城遺構融入親水廣場。(臺南市都發局提供/曹婷婷臺南傳真)

臺南中正路昔日地標「中國城」3年前拆除後,歷經設計規畫施工,以自然、生活與潟湖3大創意空間,斥資1.4億元打造「河樂廣場」成爲市區最大親水廣場,並保留中國城建物遺構,日前已竣工待驗收,預計農曆春節前拆除1樓圍籬「露臉」,明年2月底問世

臺南市政府都發局指出,中國城2016年10月拆除,後續進入規畫、設計施工,但工程一波三折,一度流標,去年底開始動工後,日前已經竣工,明年2月底將正式開幕,也宣告開啓臺南歷史地景新面貌

工程範圍位於中正路上,由東向西延伸,自康樂街延伸至環河運河一帶,佔地1.93公頃,歷經2年多設計階段,結合國內外專家學者歷經多次研商討論,草圖描繪及多次修圖至着手設計完成,融入大自然的景觀、潟湖概念

目前整座基地仍以圍籬圍着,但整座廣場1樓基地矗立中國城拆除回填展示區,寓教於樂,希望讓大衆知道「河樂廣場」歷經府城最繁華運河碼頭、中國城興衰,直至今日蛻變親水廣場,感受這是一個具有歷史痕跡場域。此外,富比世雜誌更曾美譽這處廣場將是「世界7大令人期待公園」,尚未問世已有不少人期待。

除了舊建築訴說歷史,廣場最大特色是親水空間的營造,佔地1.9公頃是市區最大親水廣場,2期工程預計6月還將加入裝置藝、AR互動虛擬實境體驗等,未來,遊客可在此休憩賞夕陽、感受歷史與現代的空間氛圍

都發局表示,市府啓動府城軸帶翻轉,拆除中國城改造下凹式露天水景的「河樂廣場」及海安藝術林蔭大道,搭配運河星鑽區段徵收公共工程的完工通車,以及即將完工的金色流域運河燈光及景觀工程,未來周邊還有舊魚市場活化利用,可望蛻變市區新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