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誠則靈民衆拜廟祈雨 節約用水仍是第一要務

桃園市境內主祀三官大帝廟宇共有20間,包括八德三元宮、元聖宮、中壢大侖崇德宮等。(民政局提供)

桃園市18日降大雨,雨雖然準確降在集水區內,但卻難解石門水庫之渴,蓄水率仍只有24.6%,低於百年大旱同時期蓄水。桃園市政府掌握供水調度,期盼挺過枯水期,民政局整理多間掌管雨水的神明,包括三官大帝、太陽星君等,讓民衆入廟參拜時順道祈求風調雨順、天降甘霖,度過這波乾旱危機。

民政局表示,桃園市境內主祀三官大帝廟宇共有20間,包括八德三元宮、元聖宮、中壢大侖崇德宮等等。三官大帝主宰天、地、水三界,又稱爲三界公,在中國民間信仰中具有重要地位;其中,水官大帝被視爲治水及祈雨的神明,早期先民若遭逢乾旱或是水患時,就會舉辦祭水科儀,祈求庇佑。

八德元聖宮主委鄭瑞發表示,在風水學中水主財,財庫亦有水庫之稱,水官大帝的業管是水,參拜除了祈雨,還能幫忙補財庫。水官大帝的誕辰爲下元節,在這天準備鮮花、三牲、水果、壽麪、湯圓等供品祭拜,可以補財庫、解厄運,作爲轉運起手式。

民政局說,三官大帝主水,太陽星君則是主日,目前桃園市暫無主祀太陽星君的廟宇,但大溪普濟堂及桃園慈護宮皆有配祀。太陽星君俗稱太陽公,掌管天時運作,四時寒暑,萬物才得以茁壯,旱災不下雨,當然要祈求太陽星君出面。而不分貴賤、光芒普照世間的太陽星君,代表公正與博愛,是法律、社工和政治相關職業民衆的守護神。

面對氣候異常,寺廟團體公益慈善基金會董事長王介禧表示,桃園大旱出現頻率較以往頻繁,石門水庫蓄水量若是持續下降,寺廟團體公益慈善基金會預計聯合供奉天上聖母及三官大帝之廟宇,舉辦祈雨儀式,除祈求天降甘霖,澤福民生,亦發揮宗教安定人心的重要力量。

民政局長劉思遠表示,到廟宇參拜祈福心誠則靈,但在水情嚴峻之際,呼籲民衆還是要節約用水,共同度過缺水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