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時評丨發展新質生產力要謀“新”重“質”

(原標題:新華時評丨發展新質生產力要謀“新”重“質”)

新華社北京4月17日電 題:發展新質生產力要謀“新”重“質”

新華社記者嚴賦憬

當前全國各地正在緊鑼密鼓地開展關於發展新質生產力的研究和實踐,但有的地方對“因地制宜”的要求理解不夠深入透徹。發展新質生產力是一件大事、新事,面對新的發展機遇,心裡要熱切,但頭腦要冷靜、步子要堅實,要根據自身資源稟賦拿出切實有效的措施。

新質生產力以全要素生產率大幅提升爲核心標誌,特點是創新,關鍵在質優,本質是先進生產力。對新質生產力的理解不能潮流化、概念化、標籤化,表面功夫帶不動生產效率的提升,造不出經濟增長的新動能,更無法培育出先進生產力。

發展新質生產力,必須尊重客觀規律。生產力發展,不是一朝一夕,更不會憑空出現,而要循序漸進,久久爲功。我國幅員遼闊,各地的資源稟賦、產業基礎、科研條件等各不相同。要堅持實事求是,充分尊重各地的自身特點和優勢,找到科學合理的發展路徑,避免在發展新質生產力時一哄而上、泡沫化,也不能搞一種模式。

發展新質生產力,要注重創新成果的落地應用和價值轉化。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把“大力推進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放在諸項任務之首,並提出“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創新成果不能只停留在“實驗室”,更要成爲“生產線”上的產品、大市場裡的商品。發展新質生產力要與產業相結合,加快科技創新成果轉化應用,圍繞發展新質生產力佈局產業鏈。

發展新質生產力,不能新瓶裝舊酒。當前,不少地方談創新必說新質生產力,把新質生產力當成一個筐什麼都往裡裝,盲目求“新”而忽視了“質”。科技創新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核心要素,但並不是和創新沾邊都是新質生產力。新質生產力是創新起主導作用,擺脫傳統經濟增長方式、生產力發展路徑,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質量特徵,符合新發展理念的先進生產力質態。

實幹爲先,發展新質生產力是一項長期任務、系統工程,涉及方面較多,只有提早謀劃、科學佈局、統籌兼顧,才能紮紮實實向前推進,把發展主動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