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觀理論·新質生產力② | 科技創新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核心要素

(原標題:川觀理論·新質生產力② | 科技創新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核心要素)

尹西明

習近平總書記2023年7月在江蘇考察時強調“中國式現代化關鍵在科技現代化”,2023年9月在黑龍江考察時首次提出“新質生產力”,指出要“整合科技創新資源,引領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2023年12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要“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特別是以顛覆性技術和前沿技術催生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發展新質生產力”。2024年1月3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體學習時進一步指出,“科技創新能夠催生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核心要素”。

人類社會產業革命的實踐證明,科技創新能夠促進生產力的結構功能與效率變革,科學技術是促進生產力發展的關鍵變量,進而不斷催生新興技術、新興產業,成爲世界各國綜合國力競爭的硬核底氣。百舸爭流、大國競爭,關鍵要看科學技術的整體進步、生產能力水平的創新發展。新質生產力理論將發展新質生產力作爲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着眼點,將創新作爲新質生產力的核心特點,突出創新起主導作用,明確了科技創新作爲新質生產力的核心要素,闡明瞭技術革命性突破引致生產要素創新性配置和產業深度轉型升級這一主導路徑。這一內涵闡述同黨的二十大提出的“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一脈相承,進一步彰顯了創新引領和高質量發展的有機統一、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的有機統一、技術革命性突破和生產力發展路徑躍升的有機統一。

以科技創新推進新質生產力加快發展面臨新機遇新挑戰。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大力推進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新材料、新能源汽車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在新能源汽車、光伏太陽能、鋰電池、數字經濟等領域實現了換道賽車和換道超車,並在近年來加強了未來科學、未來能源、未來製造、未來材料、未來空間和未來健康等未來產業的前瞻性謀劃佈局,爲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奠定了良好基礎。與此同時,同一些科技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在發展新質生產力方面仍然存在一定差距,尤其是面對大國科技博弈加劇的新形勢,基礎研究孤立薄弱、原創性引領性成果急缺、關鍵核心技術“卡脖子”、科技創新成果向產業鏈轉化效能不高、科技領軍企業不夠多不夠強、國家戰略科技力量體系化協同不足等問題依然嚴峻,現行科技創新機制、政府監管機制、產業發展政策體系和科技創新制度環境仍有待進一步健全和完善。在此背景下,亟需立足中國式現代化新徵程上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使命,面向高質量發展首要任務、新型工業化關鍵任務,深刻把握新質生產力的內涵特徵和發展機遇,堅持科技創新引領產業創新,把握新型生產要素,改革生產關係,以科技創新打造發展新質生產力的“主引擎”,以原創性顛覆性技術創新培育新動能,提升科技創新成果向重大場景轉化效能,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和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發展的澎湃動能。

加強科技創新,打造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的“主引擎”。勞動資料是在勞動過程中用以改變和影響勞動對象的物質資料和物質手段。生產力中的生產資料要素的創新,可以提高勞動生產率進而促進生產力的發展。科學技術通過應用於生產過程、滲透在生產力諸多要素中而轉化爲實際生產能力,促進並引起生產力的深刻變革和巨大發展。也就是說,科技創新能夠通過改善勞動資料,促進新質生產力的發展。要立足我國超大規模市場、海量應用場景、產業體系完整、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基礎良好等優勢,把握場景驅動創新和通用人工智能革命帶來的科技和產業發展範式變革機遇,激活科技創新作爲發展新質生產力“核心要素”,發揮創新在發展新質生產力的“主導作用”,以科技創新引領產業創新,整合科技創新資源,優化科技創新體系,培育壯大科技領軍企業,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全面提升國家創新體系整體效能。

加快原創性顛覆性技術創新,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新動能。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必須加強科技創新特別是原創性、顛覆性科技創新,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打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使原創性、顛覆性科技創新成果競相涌現,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新動能”。伴隨着新一代人工智能、類腦智能、未來能源、生命科學和數據要素等新技術、新要素快速發展,顛覆了傳統科技創新路徑,產業智能化、高端化、融合化縱深推進,新場景、新產業、新模式不斷涌現,將加速重塑全球產業鏈供應鏈格局,深刻改變世界各國的比較優勢和競爭優勢。在此背景下,需要儘快跳出西方的“議程設置”所帶來的“追趕-落後”“再追趕-再落後”的“追趕陷阱”,加快國家發展從傳統的後發追趕、創新驅動,向超越追趕、創新引領的戰略思維轉型,特別關注原創性、顛覆性技術創新,打造國家科技先導能力,以原創性、引領性和顛覆性技術成果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新動能。

重視場景驅動,提升面向新質生產力發展重大場景的科技成果轉化效能。新質生產力的培育關鍵在於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和產業體系現代化,而當前我國科技成果轉化的瓶頸依然凸顯,以高校院所主導的傳統轉化範式難以適應企業爲主導的產學研深度融合新趨勢和推進新型工業化、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新要求,要把握場景驅動創新的新範式,開闢新進路,圍繞推進新型工業化和加快建設製造強國、質量強國、網絡強國、數字中國和農業強國等戰略任務和重大場景,科學佈局科技創新、產業創新;探索建構場景驅動科技成果向新質生產力轉化的新範式,推動企業主導型科技成果轉化新型組織模式,健全完善科技成果高質量供給、高效率轉化的創新生態,及時將科技創新成果應用到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大場景上,以新技術的場景化快速應用有效破解產業和產業鏈發展的痛點難點問題,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培育壯大新興產業,佈局建設未來產業,完善現代化產業體系,賦能新質生產力持續涌現和快速發展。

新型工業化是現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培育新質生產力和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關鍵任務。四川省近年來堅持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發展,培育經濟增長新動能取得重要進展,當前正以新型工業化作爲主引擎,建設具有四川特色的現代化產業體系。省委十二屆三次全會審議通過《中共四川省委關於深入推進新型工業化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的決定》,進一步明確了四川工業逐“新”的路徑。當下和未來,四川需要立足西部地區創新高地和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基礎優勢,統籌推進新型工業化與培育新質生產力,加強企業主導的產學研深度融合的產業科技創新能力建設,共同打造世界級產業集羣,以科技創新引領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加快構建富有四川特色和優勢的現代化產業體系,探索形成科技創新賦能新質生產力加快發展的四川路徑與四川模式。

(作者系北京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融合發展研究基地副主任、特聘研究員)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聯繫電話028-8696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