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立足資源稟賦 走出一條具有地方特色的高質量發展之路

新疆禾木村炊煙裊裊的清晨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簡稱“新”,地處中國西北,位於亞歐大陸腹地,面積166.49萬平方公里,約佔全國陸地總面積的六分之一;國內與西藏、青海、甘肅相鄰,周邊與蒙古、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8個國家接壤;陸地邊界線長5700多公里,約佔全國陸地邊界線的四分之一,是中國陸地面積最大、交界鄰國最多、陸地邊界線最長的省級行政區。

獨特地理優勢

新疆古稱“西域”,意爲中國的西部疆域。新疆自古以來就是多民族聚居地區,目前共生活着56個民族,主要居住有維吾爾、漢、哈薩克、蒙古、回、柯爾克孜、滿、錫伯、塔吉克、達斡爾、烏孜別克、塔塔爾、俄羅斯等民族。截至2023年末,新疆常住人口2598萬人。

新疆地貌可以概括爲“三山夾兩盆”:北面是阿爾泰山,南面是崑崙山,天山橫亙中部,把新疆分爲南北兩部分,習慣上稱天山以南爲南疆,天山以北爲北疆。位於南疆的塔里木盆地面積約53萬平方公里,是中國最大的內陸盆地。塔里木盆地中部的塔克拉瑪干沙漠,面積約33萬平方公里,是中國最大、世界第二大流動沙漠。貫穿塔里木盆地的塔里木河全長約2486公里,是中國最長的內陸河。位於北疆的準噶爾盆地面積約38萬平方公里,是中國第二大盆地。在天山的東部和西部,還有被稱爲“火洲”的吐魯番盆地和被譽爲“塞外江南”的伊犁谷地。位於吐魯番盆地的艾丁湖,湖盆最低處低於海平面154.31米,是中國陸地最低點。現有綠洲面積16.2萬平方公里,其中天然綠洲面積6.17萬平方公里,溼地總面積4.58萬平方公里。

新疆在歷史上一直是古絲綢之路的重要通道,現在則是第二座“亞歐大陸橋”的必經之地。由於其特殊的地理位置,獨特的地形、地貌條件,豐富的自然資源和多樣的人文社會特徵,因此,其經濟發展具有地緣優勢、自然資源優勢、民族優勢、旅遊景觀優勢和地理空間優勢。

新疆與中亞市場相鄰,地理位置靠近,運輸成本非常低。尤其和周邊國家在語言文字、宗教信仰、生活習俗等方面有許多相同或相似之處,在商品的需求方面也很相似,因此,對周邊國家市場的理解程度和運作水平上具有獨特優勢,且新疆的商品在這些國家的認同度也非常高。

(組圖)新疆草原風光

(組圖)新疆喀納斯湖景區

新亞歐大陸橋——中國——吉爾吉斯——烏茲別克鐵路的建成,無疑將改變新疆乃至整個西部的交通格局,有利於中亞、裡海石油的開發和利用,對開闢我國新的石油進口源具有重要意義。新疆是“東聯西出”“西進東出”重要的進出口商品集散地和中轉站,獨特的地緣區位優勢使新疆成爲歐亞大陸的重要通商要道,商機無限。

自然資源豐富

新疆屬於典型的溫帶大陸性乾旱氣候,降水集中在山區,平原區降水少、蒸發量大,年均降水量177毫米。水資源時空分佈極不均衡,西多東少、北多南少、山區多平原少。區內冰川儲量2.13萬億立方米、佔全國的42.7%,有“固體水庫”之稱。區內共有河流3355條,其中年徑流量超過10億立方米的有18條。多年平均水資源量834億立方米,其中地表水791億立方米、地下水43億立方米,水資源總量約爲全國的3%。區內水域(湖面)面積超過1平方公里的湖泊110個,水面面積合計約5500平方公里,其中博斯騰湖面積約1000平方公里,是中國最大的內陸淡水湖。2022年全區用水總量562.2億立方米,其中農業用水量511.76億立方米,佔總量91.02%。全區農林牧可直接利用土地面積10億畝,佔全國農林牧宜用土地面積的十分之一以上。現有耕地面積1.06億畝、林地面積1.83億畝、草地面積7.8億畝,是全國五大牧區之一。全年日照時間平均2800小時,各類農作物生長繁育稟賦條件得天獨厚。甘草、肉蓯蓉、雪蓮等分佈廣泛、品質優良。特色林果品種多樣,其中優良品種214種,吐魯番葡萄、庫爾勒香梨、哈密瓜、阿克蘇蘋果以及遍佈南疆的紅棗、核桃、杏、石榴、新梅、無花果、巴旦木、枸杞、沙棘等名優特產享譽國內外,素有“瓜果之鄉”的美譽。

新疆文化旅遊資源豐富、開發潛力巨大。自然景觀神奇獨特,著名的景區有高山湖泊——天山天池、人間仙境——喀納斯、綠色長廊——吐魯番葡萄溝、空中草原——那拉提、地質奇觀——可可托海等。2013年“中國新疆天山”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自然遺產名錄。2018年9月阿勒泰市被授予“中國雪都”國家氣候標誌。歷史文化底蘊深厚,在5000多公里古“絲綢之路”的南、北、中三條幹線上,分佈着衆多的古遺址、古墓葬、石窟寺等人文景觀。“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的路網”項目2014年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其中高昌故城、交河故城、北庭故城遺址、克孜爾尕哈烽燧、克孜爾石窟、蘇巴什佛寺遺址等6處遺產地成爲新疆首批世界文化遺產。克亞克庫都克烽燧遺址入選2021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全區共有不可移動文物9542處,其中世界文化遺產地6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33處、自治區級文物保護單位620處,對外開放文物保護單位135處,已成爲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重要旅遊景點。民族風情濃郁,各民族在文化藝術、體育、服飾、飲食習俗等方面各具特色。民族舞蹈絢麗多姿,素有“歌舞之鄉”美稱。

工業生產加速增長

今年以來,全疆聚焦“八大產業集羣”,夯實新質生產力發展的產業基礎,着力穩產業強鏈條育動能,築牢工業高質量發展根基,落實各項助企紓困政策措施,工業生產實現“開門紅”。

統計數據顯示,1~2月,新疆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4%,增速同比提高0.6個百分點,高於全國2.4個百分點。

從前兩月新疆工業經濟運行情況看,三大門類全面增長,產品產量增長面進一步擴大,優勢產業增長加快。

1~2月,採礦業、製造業、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增加值同比分別增長2.2%、14.8%和11%,分別拉動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0.8、6.5和2.1個百分點。

在統計的351種主要工業產品中,215種產品產量同比增長,增長面爲62.3%,增長面同比擴大15.7個百分點。

11個重點行業中9個實現增長。其中,非金屬礦物製品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4.1%,增速同比提高31.6個百分點,拉動規模以上工業增長3.2個百分點,成爲拉動工業增長的主力軍;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7%,對工業增長的貢獻率爲14.8%,拉動工業增長1.4個百分點;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製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6% ,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9.1個百分點,對工業增長的貢獻率爲10.7%,拉動工業增長1個百分點;燃氣生產和供應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6.4%,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5.5個百分點,對工業增長的貢獻率爲7.5%,拉動工業增長0.7個百分點。

自治區統計局黨組書記、副局長孫中震表示,近年來,新疆發揮原料優勢和電力資源優勢,新質生產力動能增強,綠色硅基產業擴能提質,同時新能源產業蓬勃發展,能源戰略地位更加凸顯。

1~2月,規模以上工業多晶硅產量11.02萬噸,同比增長90.6%,增速同比提高86.9個百分點。10家多晶硅企業合計拉動規模以上工業增長2.8個百分點,貢獻率達29.5%。

清潔能源發電量同比增長32%,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24.6個百分點,佔規模以上發電量的比重爲18.3%,比上年同期提高3.5個百分點。其中,太陽能發電量同比增長57.1%,風力發電量同比增長30.6%,水力發電量同比增長10.6%。

原煤在上年高速增長基礎上繼續保持增長,規模以上工業原煤產量7978.78萬噸,同比增長5.6%。原油產量554.1萬噸,同比增長1.5%。天然氣產量76.78億立方米,同比增長3.2%。發電量879.02億千瓦時,同比增長7.1%。

固定資產投資開局良好

今年以來,新疆紮實推進穩投資各項政策舉措,抓項目、促投資、穩經濟,固定資產投資開局良好。

統計數據顯示,1~2月,新疆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同比增長13.2%,增速同比提高2.5個百分點,高於全國9個百分點。分產業看,第一產業投資同比增長7.3%,第二產業投資同比增長21.9%。

新疆太陽能、風能資源豐富,發展新能源產業有得天獨厚的優勢。爲全面落實“雙碳”目標,搶抓新能源產業發展帶來的重大機遇,新疆保持全速奔跑的熱度和速度,大力培植新能源經濟,發展風電光伏產業,新能源投資貢獻突出。

新疆克拉瑪依“魔鬼城”雅丹地貌

新疆天山大峽谷

(組圖)新疆烏魯木齊城區

前兩月,新疆風力光伏發電項目投資同比增長91.9%,拉動固定資產投資增長9.1個百分點。其中,光伏發電項目139個,完成投資同比增長191.5%,拉動固定資產投資增長9.4個百分點。

重大項目是推動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也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支撐。新疆各地加快建設“十四五”規劃重大工程項目,全力以赴抓項目促投資,紮實推進穩投資各項政策舉措,搶抓重大項目開工建設進度,重大項目主引擎作用凸顯。

前兩月,新疆計劃總投資億元及以上在建項目投資同比增長24.1%,高於全疆固定資產投資增速10.9個百分點,佔固定資產投資比重爲81.6%,拉動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7.9個百分點。

基礎設施和工業是固定資產投資重點領域,爲前兩月新疆投資增長髮揮了“壓艙石”作用。

今年,新疆加快建設基礎設施“十張網”,一批水利、電力、交通、能源等重大基礎設施項目投資持續放量,基建項目接續發力,爲經濟增長注入“源”動力。基礎設施投資同比增長39.8%,增速同比提高7.5個百分點,高於全疆固定資產投資增速26.6個百分點,佔固定資產投資比重爲37.8%,拉動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2.2個百分點。

工業投資同比增長21.9%,高於全疆固定資產投資增速8.7個百分點,佔固定資產投資比重爲66.3%,拉動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3.5個百分點。其中,製造業投資同比增長61.8%,增速同比提高82.1個百分點;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投資同比增長80.7%。

質效提升預期向好

孫中震說,在工業“開門紅”、投資開局穩的同時,前兩月新疆經濟運行還表現出活力足、質效升、保障優、預期好等亮點。

先行指標顯示市場“活力足”。1~2月,新疆客運量同比增長36.3%,增速同比提高37個百分點;貨運量同比增長20.8%,增速同比提高23.2個百分點。全社會用電量同比增長19.2%,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14.1個百分點。企(事)業單位中長期貸款同比增長14.8%,增速同比提高2.1個百分點。

財政外貿表明發展“質效升”。財政外貿在上年高速增長基礎上繼續保持快速增長,1~2月,全疆一般公共預算收入403億元,同比增長10.7個百分點,增速同比提高0.5個百分點,高於全國10.7個百分點。全疆貨物進出口總額636.9億元,同比增長51.4%,增速高於全國42.7個百分點。

就業物價彰顯民生“保障優”。1~2月,城鎮新增就業4.6萬人。新疆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下降0.5%,低於全國0.5個百分點。

政策發力助推經濟“預期好”。自治區出臺“1+8+36+1”政策體系,高質量建設“八大產業集羣”。1~2月,“八大產業集羣”(工業部分)增加值同比增長9%,佔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的94.2%。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系列政策持續發力,規模以上民營工業企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7.6%,增速同比提高4.9個百分點,高於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8.2個百分點。加力推進重大項目開工建設,計劃總投資億元及以上在建項目488個。

“總體來看,隨着自治區黨委一攬子穩增長組合政策靠前發力,新疆經濟運行開局良好。” 孫中震說,要抓住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積極推動各項政策落地見效,推動經濟運行持續向好,奮力實現一季度經濟全面“開門紅”。(文/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