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經》的人生啓示
《心經》的全稱爲《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全經雖然只有短短的二百六十二個字,卻涵蓋了六百卷《大般若經》的內容精華。
其中,所揭示的緣起性空之理,是大乘一切經教建立的理論基石。如實準確地把握此經的思想內涵,對於學習經教,指導修行,都具有重要意義。
《心經》不僅對人的修行有重要的指導作用,而且還對人的爲人處世有多方面的啓示。
《心經》對人生的啓示主要有以下兩點:
使人看破世事;
勸人心無掛礙。
使人
看破世事
《心經》主要是講般若空性的經典。
在經中說,觀世音菩薩以般若之智,觀察到色、受、想、行、識等五蘊皆是一種假有,最後都歸於空無。
此經所說的“空”,是性空,是本來空,是與一切萬有相和合的,不是相對的,不是沒有的,是有而空的。
所謂宇宙間一切形形色色,山河大地,日月星辰,下至一切用物,植物、動物和我的身體,都是有相的;我們的思想、道理、人事、人情、喜怒哀樂,都是無相的;這一切有相無相的東西在因地上總是空的。
因爲一切事物都是由衆緣和合而成;因爲是因緣生,所以無有實體,求其究竟相,畢竟不可得。所以一切一切,無自性,無實體,因緣生,不可得的,所以是性空。
觀世音菩薩在修般若空觀之時,觀照到五蘊都是空幻不實的。
所以,在後面經文中佛陀告訴舍利弗,既然五蘊皆空,那麼色也就是空的,受、想、行、識也都是虛幻不實的。在此基礎上,佛陀進一步對舍利弗說,一切事物和現象都是虛幻不實的,最終都將變爲虛無。
也就是說,現存的一切事物,都是由因緣和合而生,無自性,無實體,不可得,本性是空。經文所講的一切法,如十八界、十二因緣,四諦法、六度萬行的智得等,都是無相,都是性空的。
《心經》啓示我們要看破一切身外之物,無論是親眷、財色,名利,地位等各種身外之物,最後都是虛幻不實的,我們不能執着於假有,而捨不得,放不下。
只有你能看破這一點後,才能夠去掉參透世事的苦空無常,從而放下對功名利祿、榮華富貴的執着。
如果我們每個人都能以這種心態來對待世事,那麼我們就能以平和的心態來爲人處世,塵世之間也會少很多紛爭,則人世間也會成爲一片淨土。
勸人
心無掛礙
菩薩能夠以般若之智而修六度,達到上求佛道,下化衆生的目的。
菩薩正是由於依靠般若之智,能夠做到心無掛礙。因爲菩薩心中沒有掛礙,也就沒有恐怖,並且遠離各種顛倒夢想,從而達到不生不滅的究竟涅槃。
過去、現在、未來三世諸佛都是依此般若之智證得無上正等正覺。因爲菩薩修觀照般若,心常清淨,遠離雜念妄想,就超越了世俗名利的困擾,因而能做到心無掛礙,自然不會有恐怖和顛倒夢想。
覺者看破了世間的是非、得失、榮辱,無牽無掛,自然不會有任何恐怖。
就像死亡這樣大的事,在世人看來是最爲可怕的,而禪者卻也一樣自在灑脫。
如何
心無掛礙?
究竟如何做到心無掛礙,我認爲應當從以下幾個方面來着手。
首先,善於把握當下。
時光流逝很快,世事變化多端。我們正在做的或者已經做過的事,轉瞬之間就成爲過去。過去的事我們無法去把握,將來的事還沒有到來,我們也無法預測。我們唯一能夠把握的就是現在。
孔子曾說:“成事不說,遂事不諫,既往不咎。”意思是說,已經成爲事實的事就不要勸說了,已經做過的事就不要再勸誡了,對已經過去的過失或過錯不要去責備了。
如果我們能夠不爲過去的事而後悔,也不爲未來的事而憂心,只是將心思關注於現在,那麼我們就會少很多牽掛。
一個人如果不能很好地把握現在,就不可能創造光輝燦爛的未來,所以,對任何人來說,現在纔是最重要的,沒有了現在就沒有過去和未來。
其次,正確面對得失。
在人生之路上,每個人都會有成功的喜悅和失敗的教訓。有很多人一旦在某方面取得成功,他就會得意忘形,盛氣凌人。因此,一個人在春風得意之時,應當保持平淡的心志,這樣纔不會掛礙太多。
一個人若是心中沒有閒事掛礙了,你就會每天過得閒適自在,這樣你會感到日日是好日,夜夜是良宵。
沒有了世事的牽掛,你是一個完全自由的人,你就可以去過一種閒雲野鶴般灑脫自然的生活。
正如詩云:
幸爲福田衣下僧,乾坤贏得一閒人。
有緣即住無緣去,一任清風送白雲。
(更多修行知識請關注修行科學公衆號)
願讀此文者,皆開悟見性。
願轉此文者,皆圓滿人生。
願贊此文者,皆神性具足。
隨 喜 打 賞
- The End -
修行科學平臺內容由多個不同領域修行者與科學工作者編寫或提稿。這些內容僅作公益性分享、研討、參考之用,不一定代表運營者意見,亦不一定完全正確,請客觀思考,不盲從,不排斥。若涉及版權問題,敬請郵件聯繫:luchen0209@163.com,我們一定會及時更正。
加微信領取無價修行資料
- 修行科學工作室 -
“修行科學”平臺旨在傳遞修行智慧,探索生命科學真諦,了悟人生,與自然和諧共生;集衆家智慧多維視角,詮釋自然萬物背後的奧秘,結合東方智慧與科學,來弘揚傳統文化,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不定期推送修行智慧、前沿科學、修煉秘法、易經數術、風水法術、中醫養生、人體科學等大量相關內容。
修行科學公衆號
修行|科學|生命|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