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專家給出的4條實用建議,幫助孩子培養自信心

我們在生活中總會看到這種現象:有的孩子不論是在什麼場合下,總是充滿自信,不怯場,在面對困難時敢於挑戰。

而與之對比的是,有的孩子卻常常顯得過於膽小,即使是在家裡也缺乏安全感,對新生事物大都不敢嘗試,害怕失敗,遇到困難就會退縮。

缺乏自信的孩子,將直接影響他們未來在學習、人際交往等方面的進一步發展。

可見,孩子如果缺乏自信心,並不是一件可有可無的小事,它關係到孩子成長中的方方面面。

01 自信心是孩子成功的內驅力

自信心,簡單說,就是一個人對自己能力的正確認知和信賴。

我們不要小看了這一點,對於孩子來說,自信心是他們面對學習和生活挑戰的動力,是決定他們未來發展和成功的重要因素。

只有建立起自信心,孩子才能在學習和生活中積極面對挫折,敢於接受挑戰,從而變得更加獨立和有主見。

和缺乏自信心的同齡人相比,那些有自信心的孩子,他們的眼神都特別富有光彩。

我在多年的教育實踐中也發現,絕大多數孩子成功的內驅力大都來源於自信。

大凡自信心十足的孩子,他們在學習和人際交往等方面有着更大的獲取成功的可能性;而缺乏自信的孩子,往往是潛在的差生,稍遇困難和挫折就輕易放棄努力,在社交方面也容易自我封閉。

更爲嚴重的是,這個問題如果在小時候沒有解決好,那麼孩子即使長大,也會一直被這個不自信的問題所困擾,職業發展無疑將處處受限。

02 孩子的自信心是如何建立的?

孩子的自信當然不是與生俱來的,也並非一朝一夕就能建立起來的。

它需要家長細心的呵護,也需要長期的時間積累,更需要家長對孩子適當的引導和科學訓練方能形成。

在大多數情況下,建立自信心通常要經過以下這三種渠道:

一是通過成功的體驗來積累自信

舉例來說,當孩子成功完成一項具有一定挑戰性的學習任務時,他們通常會滋生出一種快樂和滿足。

這種成功的體驗會讓孩子產生“我可以的!我也能做到”之類的感覺,這就在孩子的心中播下了自信的種子。

二是通過良好的人際關係來建立自信

包括父母在內的大人對孩子的讚美和肯定,會讓孩子感到被接納和尊重,這種感覺會增強他們的自尊和自信。

三是通過解決問題來獲得自信

解決問題也是幫助孩子獲得自信的一條重要渠道。

在這個過程中,孩子不僅能夠提升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也對自己的能力產生更多的認知和信任感,從而增強自信心。

03 作爲父母,如何培養孩子的自信心?

現在我們要回到大家所關注的問題上:作爲父母,又該如何去培養孩子的自信心呢?

我認爲,父母可從以下四個方面去培養孩子的自信心:

1.給予孩子充分的肯定

從兒童心理學的角度來看,絕大多數孩子都希望能得到父母的認可和肯定,這是培養孩子自信心的關鍵之處。

因此,對於孩子的每一次嘗試和努力,我們做家長的都應該給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勵,讓孩子感到自己的能力被父母看見和認可。在這種情況下,孩子的自信就會在心中慢慢生根發芽。

2.對孩子報以合適、合理的期待

父母對孩子無論是過高的期待還是過低的期待,都有可能傷害到他們的自信心。比如,父母讓孩子去完成一件超出他們能力的任務,就很容易因爲失敗而打擊到孩子的自信心。

我們要根據孩子的實際能力報以合適、合理的期待,讓他們有信心、有能力去實現。

3.讓孩子在力所能及範圍之內多參與一些家庭決策

父母可以鼓勵孩子參與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庭決策,讓他們感到自己的觀點和意見能被全家重視,這對於建立和維護孩子的自信心非常有幫助。

在我身邊就有不少家長朋友採用這種教育方式,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4.引導孩子正確面對挫折和失敗

孩子在成長中不可能永遠一帆風順,總有遇到挫折和失敗的時候,如何面對失敗,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孩子自信心的大小。

家長錯誤的引導,很有可能導致孩子在失敗面前一蹶不振,喪失自信心。

爲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我們需要引導孩子正確面對失敗,讓孩子知道,失敗並不可怕,關鍵在於如何從失敗中學習,讓自己變得更強大。

結語

有足夠自信的孩子,他們的未來將更加精彩。

孩子是未來的希望,他們需要我們去引導、去支持、去鼓勵,從而建立起強大的自信心。

只有當他們信任自己、相信自己有能力去實現目標的時候,他們才能更好地面對學習和生活中的挑戰,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遠。

用我們的愛和智慧,幫助我們的孩子建立起自信,讓他們能夠在未來的道路上,無懼風雨,勇敢追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