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轉型的最大悲哀:撐起電動化半邊天的,是燒汽油的內燃機!

7月份,乘聯會發布數據,新能源車的滲透率第一次超過了50%,注意,這裡說的是零售量,此前的滲透率是“批發量”。

零售量是用戶的真正選擇,在今年7月份,買油車的人真正成爲了少數派。

具體數據顯示,7月份新能源車的整體零售量達到了87.8萬,整個乘用車市場的零售量爲172萬臺,其中新能源的滲透率達到了51%。

人們的確開始選擇新能源車了,但新能源板塊也有兩個大的方向。一個是沒有發動機的EV純電動車,另一個是帶着發動機的插電混動車型。

01 純電動車增速放緩,且銷售均價不高

純電動車在今年7月份的零售量爲48.2萬臺,佔到了整體銷量的28%。

這意味着在100個人中,有28個人選擇了純電動車,純電動車市場,銷量最大的車型集中在15萬以內,代表車型爲宏光(參數丨圖片)MINI EV、海鷗、元PLUS等基本代步車輛。

高端純電動車的銷量除了特斯拉Model 3、Model Y以及ZEEKR 001幾臺車型之外,整體接受度不高。

其實從這裡就能看出來,更多人對純電動車的理解,仍然存在於日常代步方面,所以選購純電動車的預算不會太多,往往是短途、低速代步。

電動車想要實現真正走量,應該具備價格經濟、貼合日常代步剛需的屬性,也就是說價格過高、電池包過大、標定續航過長的純電動車,其實很難走量。

其中的典型就是蔚來汽車電池容量爲100kWh的產品,標定續航雖然長,但實際行駛里程卻並不會增加多少,且高定價也很難讓用戶接受。

02 PHEV車型增速迅猛,且遍地開花

7月份PHEV車型的銷量達到了39.6萬臺,市場佔比達到了23%。

100個人中有23個人選擇插電混動車輛,按照預期將會在今年年底,插電混動的市場佔有率和EV純電動車持平。

和EV完全不同的是,插電混動車型的接受度非常高。

20萬以內的插混車型銷量非常大,比亞迪DM-i的全系車型,吉利、長安、長城等國產的插電混動車型在20萬以內的細分市場中擁有很快的增速。

另外,高端市場的銷量表現也非常可觀。

理想全系(除理想MEGA)都是增程產品,且AITO全系也都憑藉着增程架構,成爲了搶奪BBA核心市場的重要選手。

在高端細分市場中,用戶會更認可帶着發動機的插混車型。

爲什麼?

之前我們一直說,所有車輛,都應該先是一臺車,其次纔是新能源車、智能汽車、自動汽車,國內汽車的保有量一直不高。

此前統計的“千人擁車數”,大約是270左右,也就是說每1000人中只有270個人有車,按照目前的家庭結構人數佔比,不是每一個家庭都有車。

汽車這種高價值產品,一定要具備紮實的工具屬性,其次才應該做好電動化、智能化屬性。內燃機的優勢就是穩定、可靠、不焦慮、補能方便,擁有強大的消費認知和消費慣性。

純電動車在很多人看來短板很明顯,但也不是不能接受,只要價格夠低,符合日常代步需求,還是會有很多人願意選擇的。

但如果預算上升,或者說有且只能買一臺車,那麼必然還是帶着內燃機的車型會更受歡迎。

退一步來看,7月份的電動化轉型成績,其實是裝着內燃機的所有車型,銷量佔比還有72%。

100個人買車,有72個會買帶着發動機,燒汽油的車型,完全拋棄內燃機的用戶,只有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