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託公會訪共生宅 爲金融業搭橋

不僅金融業者物色銀髮產業跨業合作機會信託公會也出馬爲金融業者搭橋,其中,信託公會秘書長呂蕙蓉在7月初率隊前往臺中烏日造訪纔在6月份正式營運的合勤共生宅進行考察,希望能爲國內更多金融業者物色更多類似於合庫與合勤多元化信託合作的機會,亦讓信託業務有更多助陣銀髮產業發展的機會。

對於合勤共生宅,呂蕙蓉指出:「這是一個創新的複合模式。」這種小規模多功能機構作法,對於國內養老機構而言是一種營運模式的創新,她特別指出,讓老人維繫健康也很重要,不要等到有病了只能去住安養院,因此合勤共生宅的模式,對於健康和亞健康的老人需求也有照顧到,是值得學習的創新模式。

特別是合勤共生宅透過合庫提供包括租賃信託、不動產開發信託、預收款信託、安養信託等多元信託,可說提供了「信託一條龍」服務,未來高齡社會更需要這種模式來協助更多的安養機構興建、營運。

呂蕙蓉也特別提及金管會新任主委黃天牧上任對於推動信託業務的理念指出,黃主委所推出的「信託2.0」,正是希望能發展出更切合民衆需求的信託商品,其中安養領域的相關信託業務開發即是一大重點臺灣即將步入超高齡社會,安養機構及照護的需求也更加殷切,因此,接下來信託公會將前往國內各地瞭解、考察各種安養機構或是其他小規模多功能有照護服務的機構運作狀況,也看看有哪些金融業者在信託服務上可給予協助的空間

對於率信託公會考察合勤共生宅,呂蕙蓉則是希望透過實地瞭解合勤共生宅的模式,來引介給國內的金融業,看看未來在其他安養領域相關機構的興建、營運上,有哪些金融業在不同階段可提供多元信託服務的機會;呂蕙蓉特別舉「預收款信託」爲例說明,合勤目前已對外招收入住者,並且提供「生活護照」,大約3萬多元的經費,可讓入住者視需要分次使用這本「生活護照」裡所提供的各種課程、服務,透過銀行的「預收款信託」服務,就能讓消費者安心。

除此之外,爲了培養高齡金融人才,呂蕙蓉也指出,信託公會將在國內首創「高齡金融規劃顧問師」執照。對於這張新執照的訴求,她說明,國內現在已有包括高齡保險、信託、以房養老等金融商品可運用在安養產業裡,但問題在於相關金融人員,必須要有一定對老人瞭解的專業知識,例如高齡者的身體健康、心靈狀況、特徵疾病、生活情況等其他狀態,才能知道該透過何種的金融商品推薦、安排,才最符合該高齡客戶所需,因此「高齡金融規劃顧問師」執照的取得,不僅可把關相關金融從業人員的專業性,對於需求高齡金融服務或商品的客戶而言,亦是另一重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