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多一度丨演員何賽飛怒斥代拍引熱議:代拍爲何屢禁不止?

近日,一段男子“代拍”演員何賽飛,被其當街怒斥的視頻衝上熱搜。網友直呼“幹得漂亮”。而在事件背後,代拍又一次引發關注。近年來有關明星代拍的爭議不斷,這條產業鏈如何形成?存在哪些法律問題?一文讀懂。

【事件】

演員何賽飛怒斥“代拍”男子曾有多位公衆人物深受代拍之困

近日,一段男子“代拍”演員何賽飛,被其當街怒斥的視頻衝上熱搜,視頻中,何賽飛手拿魔棒道具,指着男子質問:“手機給我,誰叫你拍的?”。面對何賽飛的瘋狂“輸出”,男子被嚇得一路逃竄。

視頻截圖

演員何賽飛,曾在影視劇《大宅門》中飾演潑辣直率的楊九紅被大家熟知。網友對何賽飛怒斥“代拍”表示讚賞:“幹得漂亮!”,“楊九紅可不是好惹的。”

圖片來源:新浪微博

其實除了何賽飛外,近年來,吳京、胡歌、肖戰、胡先煦等多位明星都曾在機場等公開場合怒斥代拍行徑,希望大家互相尊重,不要影響公共秩序。

2023年10月,中國乒乓球運動員王楚欽在機場被跟拍怒懟“粉絲”的視頻在網上熱傳。王楚欽隨後發聲,希望抵制“代拍”和長時間跟拍等行爲。

而對於代拍這一“飯圈文化”的惡習,2022年11月,中國乒乓球運動員樊振東也曾發文稱,“希望大家從競技體育中收穫積極樂觀的心態,遠離飯圈的戾氣。任何人的飯圈化言行對我都是有害無益的,請不要打着關心我爲我好的旗號對我的工作生活人際關係進行代入式分析討論甚至爭吵謾罵。對於某些不理智的人,我也要再次懇請尊重,請理解我每次被侵犯隱私被追拍偷拍時的深度不適感,不要把飯圈陋習帶進競技體育。”

【起底】

爲何代拍屢禁不止?

代拍行業早已形成完整產業鏈

代拍,即代替他人拍照,是娛樂時代流量經濟下的一種產物。代拍人員蹲守於明星出沒的機場、酒店、拍攝現場等地對明星拍照錄像,而後將拍攝到的明星照片、視頻標榜爲“一手素材”以一定價格售賣給粉絲。圍繞藝人的照片、信息的買賣,已經形成一個完整的上下游體系。

粉絲和“站子(及時發佈藝人行程和照片的社交媒體賬號)”是買方,代拍羣體負責拍攝和分銷圖片。所謂“黃牛”則向這個圈子提供大量的藝人行程信息或身份信息。如果價格談攏,買方甚至可以向熟悉的代拍發布私人定製的需求,由對方專程只爲他拍攝某一位藝人的照片。之後“站子”再把這些照片產出的周邊產品,如相冊、海報、影集、檯曆等賣給粉絲,最終由粉絲爲代拍生意買單。代拍是如何獲取藝人的航班等隱私信息?職業代拍林華(化名)向新京報記者展示其獲得的明星航班信息,顯示當天有19位明星將抵達北京首都國際機場,信息精確到明星乘坐的航班號及起飛降落時間。林華提到,如果不怕麻煩,代拍甚至會直接購買明星的身份信息,自行查詢明星的日常行程;也有黃牛專門負責查詢全國各個機場的明星動態信息,然後對外售賣。“我拿到的航班信息就是買來的,也很便宜,自己一個一個查又麻煩又費時間。”按照林華的指引,新京報記者在QQ和微信中以“明星行程羣”“代拍羣”爲關鍵詞進行檢索,發現各類售賣明星航班信息的羣聊,羣成員基本都有400多人。記者加入的幾個羣聊中,羣成員隔一段時間就會發布明星航班信息,並表示低價出售,有意者私聊。記者以粉絲的身份與羣主“追星助手”聯繫。對方表示查詢任意一位明星的航班信息只需要10元錢,如果想查某機場當天都有哪些明星經過,只需要5元錢。此外,這名賣家還提到,他擁有衆多明星的身份證信息,“3元一條,200元打包賣,如果你不嫌麻煩,可以根據明星身份信息自己查航班。”出售照片竟有暴利可圖 靠集資“錢生錢”獲利可達上萬談起爲何要買代拍的照片,粉絲王星星(化名)坦言,不僅僅是爲了獲取偶像的最新動態,當自己首發某些照片時,還會有一種“成就感”。“當一些線下活動或機場接機她無法到場時,就會尋找代拍的幫助。”在飯圈老粉菠蘿油(化名)看來,從代拍手中購買明星照片的,只有小部分是單純的粉絲行爲,多數買家實際都是“站姐(管理“站子”的女性)”,爲了活躍自己的個人賬號,並以此獲利。明星代拍照的價格並不固定,只要買家和賣家雙方接受,即可進行交易。粉絲王星星提到,照片的價格實際要視明星和拍攝難度而定。她購買過50張某突然爆紅的演員機場照片,花費了兩三百元,而幾張正在拍攝的電視劇劇透圖,甚至需要上千元。粉絲和代拍之間,有時沒有明顯的界限。王星星時常去參加一些活動,拍完自己的偶像後,她也會順便拍一些別的明星,然後賣給相應的粉絲。>>>

藝人宣傳小咖網紫說,自己之前有代拍羣,僅靠賣圖就能賺錢。“比如說我幫拍某藝人,我拍了以後把圖賣給他。相當於我是1.5萬元進的活動,但可能收到2萬塊錢,我還多賺5000塊。”

資深粉絲、演藝行業從業者大白介紹,很多周邊產品的預售非常早,能很快收到大部分款項,當購買人數達到一定量的時候,總金額非常可觀。

藝人宣傳小咖網紫進一步解釋,周邊產品的預售金額達到幾百萬都是有可能的,用這筆錢獲取的收益很難查明具體數額。

“我們之前有做站子,有一個人是管錢的,他每一筆收入,比如說進賬、出賬都是有消費記錄的。但是將這個錢存入某些地方,產生的利潤是不用報備的。他們集資都是幾百萬以上,他生這個錢在萬元以上。”

【解讀】

代拍存在多重法律風險

2021年8月,中央網信辦公佈《關於進一步加強“飯圈”亂象治理的通知》,提出取消明星藝人榜單、優化調整排行規則、嚴管明星經紀公司等十項措施,重拳出擊解決“飯圈”亂象問題。類似代拍這樣的行爲引發的現象,我們該如何從法律視角去看待?來看相關律師的解讀。

或侵犯肖像權、隱私權

北京星權律師事務所副主任甄景善認爲,代拍羣體日益壯大、代拍成爲一門生意,是粉絲經濟畸形發展的產物,屬於一種病態的經濟行爲。

北京星權律師事務所副主任甄景善認爲,對明星而言,代拍行爲可能會使其合法權益受到侵害。首先,代拍未經明星同意對其進行拍攝,甚至將拍攝成果予以轉賣,構成了對明星肖像權的侵犯;其次,根據民法典規定,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以刺探、侵擾、泄露、公開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隱私權,如果代拍的拍攝內容涉及明星的私密空間、私密活動、私密信息,干擾了其私生活安寧,就構成了對隱私權的侵犯;再次,如果代拍以惡劣的手段進行拍攝,或者所拍攝內容涉嫌醜化明星,拍攝內容的公開會導致明星社會評價顯著降低,還可能會侵害其名譽權;最後,代拍人員往往會通過各種手段非法獲取明星的住址、電話號碼、行蹤信息等,這些行爲構成了對明星個人信息的侵害。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張新寶表示,“代拍”藝人的行爲也有可能侵犯隱私權,將藝人照片進行出售獲利,也可能侵犯藝人的肖像權。被侵權者可要求對方銷燬照片並進行賠償。

或侵害商業秘密,造成經濟損失

甄景善認爲,對劇組而言,代拍不僅會侵犯其合法權益,還可能會給其造成巨大損失。劇組或製片者對其製作的影視劇享有完整的知識產權,如對劇照、造型、佈景、臺詞、表演內容等享有著作權,代拍者拍攝上述內容,並將帶有上述內容的拍攝成果進行轉賣,構成了對著作權的侵害。如果劇組對拍攝現場採取了保密措施,代拍者採取非法手段進行拍攝,而且拍攝內容屬於不爲公衆知悉的內容,則可能會侵害商業秘密。同時,如果代拍者採取擾亂劇組拍攝秩序的手段或行爲進行拍攝,嚴重的情況下,可能會導致劇組拍攝停滯,給劇組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

涉嫌擾亂公共秩序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張新寶指出,如果因“代拍”影響公共場所的正常秩序,輕微的情況下屬於治安方面的違法行爲,但如果破壞了財產,或者更嚴重的後果,則可能承擔民事賠償責任,嚴重的將會有刑事責任。

更多相關法律問題及延伸內容請收聽:

一張明星代拍圖如何誕生?揭秘代拍“產業鏈”

關於代拍,

你怎麼看?

資料來源:央視新聞、極目新聞、法治日報、新京報

編輯 常江

設計 盧子雄

校對 張彥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