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分析-美拉臺灣 建半導體防線

相較於川普在對中經貿手段上採取各個擊破方式美國現任總統拜登的對中政策已逐漸明確,就是採用圍堵手法。自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已逾一年,半導體產業已成地緣政治下必爭之地,臺灣坐擁全球最大邏輯製程產能,自然是美國建立半導體防線的主要盟友之一。

拜登4月中召開半導體與供應鏈執行長視訊高峰會目的是討論晶片缺貨問題,但他特別將重點引導到如何強化美國國內半導體產業及保護美國供應鏈。受邀與會系統廠或車廠以美國廠商爲主,但受邀半導體廠包括美方代表英特爾及格芯、韓國代表三星、臺灣代表臺積電、歐洲代表恩智浦等,會議後不久,拜登與來訪的日本首相菅義偉亦針對美日半導體合作交換意見

相隔僅一個月時間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Gina Raimondo)又於520召開視訊會議,與美國汽車業領袖與其他半導體產業高層討論晶片短缺議題臺積電亦再度受邀。臺積電4月參加完白宮會議後釋出美國亞利桑那州5奈米晶圓廠建廠計劃將順利成功消息,此次商務部會議後則表態已將MCU產能大幅提升60%,臺灣已明顯靠向美國陣營,對於未來臺灣爭取美國新冠肺炎疫苗或其他支援自然有所助益

臺積電大力支持在美國本土生產5奈米先進製程晶片,也配合美國政府優先生產車用晶片並提高生產比重,相對來看,美國也希望與臺灣建立更緊密合作關係,因此,美國最大記憶體美光擴大在臺投資,不僅是臺灣投資金額最大的單一外資企業,美光也確認臺灣是其最大的DRAM生產重鎮。由此來看,臺灣及美國各取所需且目標一致。

但由地緣政治風險來看,臺灣靠向美國陣營,加入美國半導體防線,勢必面臨來自中國的更大政治壓力。臺積電雖表明將擴大在南京廠28奈米投資,卻意外引來中國當地反對意見。對臺積電及臺灣半導體產業而言,未來不是選邊站如此簡單,而是要在不得罪或違反美國利益下,還能妥善處理好兩岸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