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分析-一葉知秋 再生能源2025達標難

疫情重創離岸風電開發!達德能源允能風場因疫情出現龐大財務缺口,向經濟部申請股權轉移,引進新投資人,此案讓再生能源開發出現警訊,加上過去也有風場建設發生國產化問題,都讓2025年再生能源達標20%比重,增添變數

盤點目前離岸風電,僅海洋風場128MW在2019年底順利完工併網發電,成爲臺灣唯一正在商轉的離岸風場。原定在2020年要完工的臺電一期風場,因去年疫情爆發後,造成施工海外工程人員進駐受阻,加上全球供應鏈被打亂、船期延宕等,臺電風場也是要延宕今年年中才能併網。

規定要在2020年完成50%風機安裝或100%水下基礎的允能風場、還有海能風場,也同樣因疫情打斷相關建設期程,預計要到2021年底,甚至要遞延至2022年,纔會完工,恐怕間接排擠後續風場建設,打亂2025年非核家園步調

2025年再生能源發電佔比佔整體發電20%,須仰賴大量太陽光電與離岸風電,太陽光電去年因農委會新規定上路打亂衆多計劃,離岸風電目前也因疫情衝擊而讓建設延宕,再生能源是否能如期達標,都不禁令人打上問號

值得注意的是,除疫情不可抗力的外在因素外,本土內也有當地居民漁民抗議、環評環差卡關等問題,讓不少風場在建設前置期遭到拖延,甚至還有風場還未通過環差審查,未來能否如期動工都存在不少變數。另一變數是,本屆環評委員任期即將在年中屆滿,下屆委員對再生能源開發是否支持,更是影響能源轉型關鍵

疫情打亂離岸風場建設,達德允能風場出現財務缺口危機,相信不會是唯一。一葉知秋,2025年再生能源能否轉型成功,充滿不小挑戰政府不但要嚴格監督,且應積極輔導協助廠商克服困難,並要有做好備案的最壞打算,否則屆時供電不足,對投資信心及經濟發展造成的傷害,恐怕更難收拾善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