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透視》臺海搧風點火 外媒其心可議

臺海周邊所發現的中共氣球,都屬氣象探測用,而非美國所發現的偵察氣球。圖爲5日美國海軍在南卡羅萊納州外海,回收一枚被擊落、疑似來自中國的偵察氣球。(路透)

國防部昨天不着痕跡地修理了英國老牌媒體《金融時報》,但畢竟是知名國際媒體,軍方也留了些情面,沒撕破臉。

臺海危機是個熱門話題,國際媒體自是高度關切,愛蹭臺海危機話題,但有些外媒報導,不是想解決危機,或讓兩岸降溫,而是「炎上」刻意加油添火;以《金融時報》報導中共軍用氣球「平均每月一次」飛入臺灣空域爲例,易讓讀者混淆,誤認與中共飛到美國的偵察氣球相類。這是搧火,而非爲降溫。

國防部昨天本來排定的例行記者會,主題是「111年度公職人員財產申報實質審查抽籤」,與「國軍防疫規定調整」,但因前天《金融時報》有關中共軍用氣球飛入臺灣的報導,臨時特別請參謀本部情報次長室的將領說明。

軍方語氣平穩,專業陳述事實,但也說的很直白,目前臺海發現中共氣球都是氣象探測用,沒有偵察氣球。綜觀國防部說明的內容,未用「駁斥」兩字,算是很給《金融時報》面子了。

不僅外媒蹭臺海危機話題,國際政治人物亦然,駐美代表蕭美琴前天在立法院說,過去一年有30餘位美國國會議員訪臺,相信未來只會增加;問題是,這些議員來臺,是爲解決臺海危機?還是升高危機?以去年訪臺的美國前衆院議長裴洛西爲例,非但未讓臺海降溫,反而升高兩岸軍事嚴峻態勢。

如果美議員有心化解兩岸危機,應該去對岸勸共軍機艦不要天天過海峽中線施壓,再來臺則勸蔡政府應讓兩岸恢復正常交往,美國會提供臺灣足夠的防衛武器,不要天天把「仇中」、「抗中」掛在嘴邊。這纔是爲臺灣利益着想。

然而,面對臺海危機,不管是外媒或國際政治人物,勸和的少,搧火的多。